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相关记录56条 . 查询时间(1.704 秒)
2024年8月22日至2024年8月25日,由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化学防治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甘肃省张掖市重要农作物病害田间现场调研及防治研讨会顺利举办。张掖市副市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朱书生,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化学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刘西莉教授,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正高级农艺师李永平,以及全国近30家科研院所、教学与推广部门以及国内农药企业的30多位委员专家参加此次调研活动。
2024年7月30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山东省济南市组织举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草害科学用药防控技术培训班。培训班组织参训代表观摩了不同药剂组合防除复合带状种植模式下田间杂草等病虫草害的示范现场,以及复合带状种植配套的种水肥药施用一体机等新型植保机械;听取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高兴祥研究员关于黄淮海地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病虫草害防控技术的培训报告;组织各省交流了复合种植模式下病虫草害发...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敌昆虫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研究发现,天敌昆虫蠋蝽体内解毒代谢和神经递质再平衡共同作用引发了其接触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后的复活现象。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有害物质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为推进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科学治理,有效延缓抗药性发展,2024年6月12日-13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了新型杀虫剂对抗药性二化螟防控技术培训班。培训班组织观摩了田间防控效果,介绍了新型杀虫剂使用技术要点,交流了各地二化螟抗药性治理技术措施。本月是全国“安全生产月”,培训班还专题宣讲了农药安全使用知识,赠送了科学用药书籍和防护服。
本团队继续保持杀螨剂毒理学,农药剂型与纳米材料,以及昆虫/螨类化学生态学共3个研究方向,分别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在2022年度的研究基础上,2023年主要取得进展如下:
2024年3月27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梁沛教授团队在环境科学领域的知名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题为“Mesoporous silica nanospheres-mediated insecticide and antibiotics co-delivery system for synergizing insecticidal toxici...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沈杰教授团队联合梁沛教授团队在综合性期刊《高级研究杂志》(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自组装纳米递送平台提升草地贪夜蛾广谱药剂敏感性》(Self-assembled co-delivery nanoplatform for increasing the broad-spectrum susceptibility of fa...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智慧植保创制创新团队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F=9.8)发表题为“Hormesis"" effects of sulfoxaflor on  Aphis gossypii feeding, growth, reproduction behaviour and the related mechanisms”的研究...
近日,邢梦玉、赵晶的研究成果以“6-pentyl-2H-pyran-2-one from Trichoderma erinaceum is fungicidal against litchi downy blight pathogen Peronophythora litchii and preservation of litchi”为题在农林科学领域TOP期刊《Journal of Agricu...
近日,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丁伟教授团队在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中科院大类1区TOP,IF=6.1)在线发表研究论文《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insecticide candidates for protecting pollinators: Insight into the bioactivities...
2023年10月9日,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团队牵头申请制定的安徽省地方标准《茶园病虫草害防控化学农药减施技术规程》审查会在合肥召开。
不同型号的植保无人机应根据亩施药液量设定飞行参数。防治水稻“两迁”害虫时,亩施药液量2—3升,飞行速度3—4 m/s,以植保无人机旋翼吹开水稻为宜;飞行高度2—3 m(离作物冠层的高度)。如稻飞虱虫口基数百丛1000头时,亩施药液量确保3L以上,发生重的田块(百丛3000头以上)可连续飞防2次进行防治。
花绒寄甲作为松褐天牛、光肩星天牛、栗山天牛等蛀干害虫的优势天敌之一,广泛应用于我国多种重大林业蛀干害虫的生物防治工作当中,控害效果良好,但是由于人工规模化繁育技术的限制,花绒寄甲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为进一步降低花绒寄甲的人工繁育成本,使其更好地应用于林业生产,天敌昆虫与生物防治课题组利用前期自主研发的花绒寄甲高效繁育方法(专利:ZL202210616811.9)和繁育装置(专利:ZL2022213...
2023年6月13日中午,第三十三期“植研问道”科研进展午餐交流会在植保楼B103举办,我院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实验室姜文君副教授以“塑料在植物与微生物互作系统中的影响及其原位降解方法的研究”为主题进行交流分享,到场师生共计二十余人。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梁沛教授团队在昆虫学TOP期刊Journal of Pest Science(IF5 Year=5.563/Q1)上在线发表了题为“Express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ce1and ace2reveal their differential roles in larval growth and insecticide sens...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