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核医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核医学相关记录104条 . 查询时间(4.007 秒)
聘任主编黄钢教授、李亚明教授被人民卫生出版社聘任全国高等学校医学影像学专业第五轮规划教材《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第4版)》主编 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天津医科大学协办的《全国高等学校医学影像学专业第五轮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于3月22日在天津召开,黄钢教授、李亚明教授被聘任为第五轮规划教材《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第4版)》主编,陈跃教授、兰晓莉教授、张宏教授、赵长久教授被聘任为教材副主编。
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会进行PET-CT检查,但是大家对于PET-CT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检查,如何检查以及临床应用并不了解,甚至对PET-CT有一定的恐惧。
为响应中央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号召,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联盟的建设,更好地促进聚焦超声治疗技术在中医、中西医结合理论与临床上的应用。2020年12月7日下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与依托重庆医科大学建设的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医疗健康大数据研究院在成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智彪、副主任白晋等,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常德贵、院长谢春...
近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联合英国和巴西的合作者,研究了锝(Tc)同位素链上94Tc的基态和同核异能态在核反应中的布居比例,在对94Tc的核反应生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Tc同位素链上的核素在核医学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这些核的衰变性质以及产生机制研究一直备受科研人员的关注。例如,99Tcm(m 表示同核异能态)可以释放医学影像所需的单能γ射线,半衰期短,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大脑、肝脏、脾脏、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越来越高,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肿瘤是目前上海居民的第二位死因,其中肺癌、大肠癌、胃癌、甲状腺癌和乳腺癌位列常见恶性肿瘤中的前五位。不管是恶性肿瘤经根治性切除的病人还是带瘤生存的病人,都需要接受较为严密的临床随访。只有较为精细化的随访才能做到对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18F-FDG PET/CT是一种非常经典的肿瘤筛查手段,由于恶性肿瘤无...
中国核学会近距离治疗与智慧放疗分会成立大会于9月19日在北京召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疗科主任王俊杰当选为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解正涛同志当选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秘书长。
【本站讯】2020年6月9日,医院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具有泛化性和生物学意义的结构影像标记物研究以《Generalizable,reproducible,andneuroscientificallyinterpretableimagingbiomarkersforAlzheimer'sDisease》为题在《Advancedscience》上发表(2019年IF=15.804)。中国科学院脑网络组研...
2020年6月5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一例心肌代谢显像检查在核医学科顺利完成。据了解,目前全省开展心肌代谢显像例数为个位数,此次检查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已具备开展该项检查的条件。
经过医院遴选、专家组综合评定和现场验收,日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核医学科和医保中心内科(老年医学科)获评“市属医院医学人文建设示范科室”。
2019年7月24日,欧洲融合与分子转化影像协会委员会(the Executive Committe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brid, Molecular and Translational Imaging)聘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李亚明教授为首位中国区代表(ambassador to China)。
2019然后6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受邀来访我校,并作题为“纳米材料生物学效应与纳米药物”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环化学院院长张勇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元方、环化学院党委书记钱冬英、纳米化学和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曹傲能、实验设备处副处长邓小勇及50余名研究生等参加报告会。报告在与会人员热烈的掌声中开始。赵宇亮院士阐述了纳米技术的发展基础,使大家对纳米技术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他介绍了纳米材料...
2019年5月9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委会换届会议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李亚明教授当选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总编辑。
2019年4月26日,全省科学技术奖励暨科技创新推进大会在汉召开,协和医院三项科研成果荣获2018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分别是核医学科兰晓莉教授完成的“多模态分子影像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小儿外科汤绍涛教授完成的“小儿消化道畸形微创手术及相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和感染科杨东亮教授完成的“乙肝病毒复制/感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排名不分先后)。
2019年4月8日,浙江大学对外发布,该校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研究所张宏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ET分子影像探针微流控模块化集成合成系统。目前研制成功的样机,具有低成本、多模块、快合成、自动化等特点,采用微流控芯片模块化策略,在一台仪器上可以合成不同的PET分子影像探针。这项分子影像探针合成研究成果,不仅极大拓展个体化、精准医疗的PET临床应用,还可为相关新药研发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施焕中教授团队在《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IF:7.704)上发表题为"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PET-CT score for diagnosis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的论文。研究团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