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应用气象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应用气象学相关记录1248条 . 查询时间(4.733 秒)
国家气候中心宣布2021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第6候(具体为5月29日)爆发,一场“捕风行动”也在南海同步开展。近日,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山大学、中国气象局等单位联合开展的2021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综合科考在南海进行。此次海上科考观测到南海夏季风全面爆发的强对流过程,展现了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的复杂环流形势,为今年南海夏季风的短期气候预测和临近订正预报提供了重要支持。
2021年5月27-29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在青岛召开了“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表彰大会暨综合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大会”,大会对211项获奖项目进行了表彰,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参与完成的“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警与主动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1年5月22日,以“科技强国 气象万千”为主题的2021年气象科技活动周武汉主场活动与全国科技活动周同步启动,拉开了全国气象科技盛会的序幕。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湖北省副省长柯俊出席启动式并致辞,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主持启动式,武汉市委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并参观气象科技成果展。 中国气象报头版报道图片为我院科技成果展区。
北京冬奥会崇礼赛区位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温、降水年际差异较大,其所属地形山连山、沟套沟,局地小气候也极其复杂。
当地时间27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气候报告指出,在未来五年内至少有一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C,而这一几率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2021年5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北五岔镇黑沙窝村村民于成晚饭后来到新建设的气象科技小院,与专家一道探讨近期气温较低对棉苗长势影响和对策,实现棉农与气象服务常态化“零距离”。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农业气象室研究员张玉书课题组在辽宁玉米粳稻抗逆减灾稳产气象保障预警与评估技术及应用方面发布最新进展。
2021年5月20日至22日,2021中国气象现代化建设科技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8号馆举办。来自全国气象装备和气象服务创新企业、防雷设备及水文仪器等近200家单位参展,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
2021年5月24日,第19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在青岛召开,会议由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主办,中国气象学会台风委员会、山东省青岛市气象局和上海市气象学会联合承办。 来自全国各科研业务单位、高等学院14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近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为期3个月的试运行结束。试运行期间,国家级和31个省级所有业务用户全部由“天擎”提供数据源支撑,运行情况稳定,业务应用融入进展顺利,在全国范围已具备业务运行能力,初步具备“数算一体”的平台支撑能力。
2021年5月15日,四川省气象学会组织对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合作完成的《高原山地复杂地形区域电网覆冰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开展了科技成果评价。
2021年4月19日,2021年“华南季风/台风强降水协同观测试验”启动会暨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省茂名市气象局、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端义宏院长和广东省气象局熊亚丽副局长出席了会议。
2021年5月10日,首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遥感气象应用发展论坛在南京举办。
2021年5月7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省气象科研所申报的四项科技成果进行评审。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气象,被誉为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在我国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比为71%。与自然共处、共生和斗争,是人类生活必须长期面对的主题。有数据显示,得益于科技不断进步、对大气科学等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我国气象灾害预警水平有明显提升,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有明显下降,直接经济损失降至1.1%。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