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大气科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610条 . 查询时间(2.874 秒)
2020年11月25日,2020年“5G+防灾减灾”应用征集大赛决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落下帷幕。来自全国的20个晋级项目分两个赛道决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气候动力学基础理论的欠缺制约着气候预测准确率的提高。“全球大气环流三型分解”可弥补传统研究需要进行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和低纬度大气环流划分的不足。
大气科学广东论坛举办     大气科学  广东  论坛  气象       2020/11/25
2020年11月17日,由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省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大气科学广东论坛”在阳江开幕。曾庆存、陈大可、戴永久等院士齐聚阳江。
英国《自然》杂志18日发表的一项欧洲空气质量分析首次向人们指出,降低颗粒物浓度的缓解策略不一定能降低这类污染物的氧化潜势,这种氧化潜势被认为会对健康造成危害。研究表明,欧洲的颗粒物质量来源和氧化潜势的来源并不相同。
2020年11月11日-12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主办,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协办的“第二届中国温室气体监测研讨会”在线上成功召开,来自国内外100多家单位的200多位专家学者通过腾讯会议和直播参加了会议。
近日,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赵胡笳副研究员针对2000~2013年我国大气混合层厚度气候学变化特征及其与污染气溶胶相互影响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知名大气环境期刊《Atmospheric Environment》上发表。
2020年11月11日,国家科技奖讲堂在北京大学举行。讲堂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主题,邀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曾庆存院士,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周琪院士,第五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詹启敏院士开讲。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旨在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以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成长,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为落实我校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思政试建设点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入推进大气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思政建设工作,11月6日,大气科学学院召开了大气科学专业思政建设研讨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周淑琴同志主持,副院长陈耀登、各支部书记、各系主任、副主任、学院教学秘书参加了会议。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大气科学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记者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极地环境与全球变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朱仁斌课题组与合作者合作,在南极苔原卤甲烷产生与消耗过程和机制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成果在线发表在环境科学著名刊物《环境科学与技术》上。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十三五”江苏高校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省级精品课程名单》,我院智协飞教授牵头,张玲副教授、徐经纬博士、范怡博士等青年教师参与主讲的“Advanced Synoptic Dynamics”成功入选江苏高校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省级精品课程。
地表能量平衡是大气以及陆面模式的基本假设,但在许多地面通量观测站上都没有得到验证。许多学者在观测误差、湍流通量订正、源区分析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努力,这对于提高表面能量闭合率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相比之下,地面热通量作为地表能量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近日,中国气象局成立野外科学试验基地暨大气本底站科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推进气象部门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和大气本底站的建设和发展,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带动人才队伍成长,推动开放共享及科普示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