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水文地质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水文地质学相关记录703条 . 查询时间(4.022 秒)
2020年10月26日至11月4日,武汉岩土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同济大学、四川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及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共7家单位联合组成“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地质灾害科考队”,在四川省境内开展了为期10天的实地考察。武汉岩土所岩体工程多场耦合效应组张传庆、朱勇、张宁、沈贻欢、叶金萍参加了此次科考活动。
徐腾,男,1985年12月生,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人。2014年毕业于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获水文环境工程博士学位,并于2016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就职于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水文环境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就职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随机模拟及安全研究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9月归国加入河海大学水利水电...
近日,2019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奖评审结果公布,我校4项地调项目成果获奖。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高晓清研究员团队在Water resources research上在线发表题为Modeling the Unfrozen Water Content of Frozen Soil Based on the Absorption Effects of Clay Surfaces的研究论文,阐明了黏土表面效应、吸附作用以及双电层作用在未冻水形成...
为了加强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中科院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创建水平,从而更好地开展喀斯特关键带水土过程研究、凝练喀斯特区特有的水文-侵蚀机理研究成果,环江站陈洪松研究员特邀请中山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广西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所等8位专家到环江站开展讲学及学术交流。欢迎大家参加。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自命题水文地质学基础大纲。
资环学院重点实验室地面沉降团队博士生郭琳,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地学大类一区,Top,Nature Index)上发表了 “运用NG-InSAR技术剖析北京平原不均匀沉降”(Understanding uneven land subsidence in Beijing, China, using a novel comb...
刘德深,男,硕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4年和1990年分别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地学院)地质学专业和构造地质学专业。1984年8月-2001年4月就职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从事岩溶地质,岩溶水文地质,岩溶环境等方面研究工作。2001年5月调入我校环境工程教研室工作至今。主要从事环境科学、水文水资源教学科研工作。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10余名。工作以来,主持和作为骨干参加完成了...
长安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水文地质学基础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于国强博士等编著的《黄土高原植被与地貌侵蚀研究》专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土壤侵蚀已经成为当今全球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生产力消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是世界范围内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国家,关于水蚀动力过程及其侵蚀输沙过程的研究是理解坡沟系统侵蚀产沙机制,建立水土流失预报模型的基础,也是预测生态环境发展趋势和制定生态治理措施的难点和关键。植被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
2020年6月8日,“中国气象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极端天气气候与水文地质灾害研究中心”正式落户我校。该研究中心依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我校,将结合双方优势,通过探索大气低层与地表浅层(关键带)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实现大气科学与水文地质学的学科交叉,促进科研和业务部门的融合,提升气象行业服务国家防灾减灾的能力。研究中心将在极端天气气候-水文地质灾害一体化监测、发生机理及预报预警与风险评估等三个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张海江教授研究组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合作,利用大地电磁成像,首次获得了五大连池火山区尾山火山下方20公里深的三维高分辨率电阻率结构,并精细刻画了尾山火山的地壳岩浆系统分布形态,估算了岩浆囊的部分熔融程度。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地学领域知名期刊《地质学》上。该成果对于我国东北地区的火山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沉积相(sedimentary facies)是沉积物的生成环境、生成条件和其特征的总和,是反映一定自然环境特征,具有一定岩性和古生物标志的地层单元。沉积相概念首先由瑞士人A·Gressly于1838年提出,他认为具有相似的岩性和古生物两方面特征的岩石单元才能作为同一个“相”。从沉积相的概念可以看出,通过判别地层沉积相能够判断沉积时的环境和作用过程。因此,沉积相判别是研究过去环境变化最直接的方式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