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神经生物学 >>> 神经生物物理学 神经生物化学 神经形态学 细胞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理学 发育神经生物学 分子神经生物学 比较神经生物学 系统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神经生物学相关记录2885条 . 查询时间(4.298 秒)
2024年3月14日,神经科学著名期刊《神经科学趋势》(Trends in Neurosciences)以 “Neurobiological basis of emergence of consciousness from Anesthesia” 为题发表南方科技大学宋学军团队的主编特约论文【1】。该综述文章系统地总结了迄今为止学界对麻醉和麻醉意识复苏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认识和理解。文章阐述了麻醉导...
在所有其他软组织都已分解的情况下,大脑器官却保存了下来——一项对自然保存了数百年或数千年的人类大脑的研究发现了1300多个这样的案例,其中一些大脑有1.2万余年的历史。2024年3月20日,相关成果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辑-生物科学》。
人们感受到的诸般气味源自嗅觉系统对经由空气传播的物质分子的编码表征。分子是保留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也常被视作嗅觉加工的基本单元。2024年3月19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周雯研究员及团队成员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气味分子对嗅觉系统而言并非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的嗅知觉表征包含了气味分子的亚分子结构信息。
全球肥胖人口数量日益增长,超过25亿人超重或肥胖,母体在孕期及哺乳期的营养摄入状况对后代的生长发育影响深远。人类和啮齿类动物的研究结果表明哺乳期母体的营养过剩,会增加后代肥胖的风险,引起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综合症问题。以往研究主要局限在母体哺乳期饮食对雄(男)性后代的影响,缺少对不同性别的后代差异影响的系统性研究。
2024年3月16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在京发布世界睡眠日中国年度主题“健康睡眠,人人共享”,并在全国启动大型科普宣传活动。会上发布的《2023年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显示,我国居民整体睡眠质量欠佳。
记者2024年3月15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和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科研人员,开发了一套实感智能计算-控制平台。基于该平台,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对斑马鱼全脑十万级神经元的实时监控。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杂志。
一项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新研究表明,其根本原因与脑细胞中脂肪滴的积聚有关。这为该疾病的治疗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研究第一作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Michael Haney说,针对这些脂肪滴的治疗可能比目前针对蛋白质的药物策略更有效。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2024年3月13日《自然》。
阮奕文 教授,博士导师。主要从事脑缺血、脑发育、脑衰老与老年性痴呆、神经干细胞及脊髓损伤等研究。
2024年3月11日,一项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王朝东教授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执恒研究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徐严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姚晓黎教授团队的有关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该研究首次在散发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中发现一个全新的ALS致病基因PCDHA9,并通过细胞和动物模型证实其功能及损害机制。
王晶磊,女,1962年12月25日出生,医学硕士,教授(三级),硕士生导师,主治医师,中共党员。
2024年3月5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刘剑峰教授课题组题为“Specific pharmacological and Gi/o protein responses of some native GPCRs in neurons”(神经细胞中一些内源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特异药理和Gi/o蛋白激活效应)的研究论文。
大脑衰老过程中会产生结构上的退行性改变,以及功能衰退。大脑结构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大脑皮层体积的缩小,该变化主要影响运动、心理活动等执行功能。被称为大脑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其主要以ATP的形式为神经元提供能量,维持神经元的神经递质合成、轴突运输以及有氧代谢等过程的能量需求。然而,线粒体在大脑衰老进程中,结构发生明显的退行性改变,功能发生明显的下降。然而,衰老过程中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改变的调控机制仍...
需要消除几个世纪以来与睡眠有关的内疚感,我们必须将睡眠重新定义为照顾自己和他人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对责任的忽视。
杨文星 特聘副研究员、硕导,长期从事神经生物学相关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进化与发育实验室(Laboratory for Evolution & Development, LED)是在我国著名学者童第周先生等于20世纪40年代创建的实验胚胎学实验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实验室有8名教师,其中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山东省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