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有害生物化学防治相关记录389条 . 查询时间(3.659 秒)
不同型号的植保无人机应根据亩施药液量设定飞行参数。防治水稻“两迁”害虫时,亩施药液量2—3升,飞行速度3—4 m/s,以植保无人机旋翼吹开水稻为宜;飞行高度2—3 m(离作物冠层的高度)。如稻飞虱虫口基数百丛1000头时,亩施药液量确保3L以上,发生重的田块(百丛3000头以上)可连续飞防2次进行防治。
花绒寄甲作为松褐天牛、光肩星天牛、栗山天牛等蛀干害虫的优势天敌之一,广泛应用于我国多种重大林业蛀干害虫的生物防治工作当中,控害效果良好,但是由于人工规模化繁育技术的限制,花绒寄甲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为进一步降低花绒寄甲的人工繁育成本,使其更好地应用于林业生产,天敌昆虫与生物防治课题组利用前期自主研发的花绒寄甲高效繁育方法(专利:ZL202210616811.9)和繁育装置(专利:ZL2022213...
2023年6月13日中午,第三十三期“植研问道”科研进展午餐交流会在植保楼B103举办,我院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实验室姜文君副教授以“塑料在植物与微生物互作系统中的影响及其原位降解方法的研究”为主题进行交流分享,到场师生共计二十余人。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梁沛教授团队在昆虫学TOP期刊Journal of Pest Science(IF5 Year=5.563/Q1)上在线发表了题为“Express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ce1and ace2reveal their differential roles in larval growth and insecticide sens...
芒种时节气温升高,炎热的夏天开始了,大兴庞各庄的小型吊蔓西瓜也即将上市。走进庞各庄的西瓜大棚,只见一排排可可爱爱的小吊瓜“L600”整齐的悬挂在绿油油的瓜蔓上,分外馋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虫害防控与生物安全创新团队开展了非杀虫农药对捕食性天敌龟纹瓢虫多代胁迫风险评估研究,首次发现除草剂精喹禾灵的多代胁迫可以提高龟纹瓢虫的成活率,而甲基硫菌灵和缩节胺对龟纹瓢虫生长发育没有显著影响。该研究为棉田合理施用农药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结果以“Risk assessment of predatory lady beetle  Propylea ja...
2023年4月17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梁沛教授团队在生物学知名期刊BMC Biology上发表题为“The gut symbiont Sphingomonas mediates imidacloprid resistance in the important agricultural insect pest Aphis gossypii Glover”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发现棉蚜的肠道共生...
蔡晓明,男,1979年出生于青海,2009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茶叶研究所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14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
孙晓玲,女,1974年出生于吉林长春,2006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6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现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国际化学生态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hemical Ecology, ISCE)理事、亚太化学生态学学会(Asia-Pacific Association of Chemica...
2023年4月19日上午,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防控岗位专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罗晨研究员应邀为扬州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师生做了题为“烟粉虱对新型杀虫剂的抗性及抗性机制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植物保护学科带头人刘芳教授主持,扬州大学植物保护学院5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虫害防控创新团队揭示了重大农业害虫小菜蛾对Bt生物杀虫剂抗性进化的新机制,为田间小菜蛾Bt抗性的早期监测预警及抗性精准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茶树作为我国的特色经济作物,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茶园虫害是制约茶叶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害虫的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常规的化学防治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和化学农药残留,随后导致的国际茶叶出口绿色壁垒严重制约茶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药毒理学及有害生物抗药性团队研究成果以“Microbiome variation correlates with the insecticide susceptibility in different geographic strains of a significant agricultural pest, Nilaparvata lugens ”为题在npj...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暨南大学合作撰写题为“Halloysite nanotubes-based pesticide formulations with enhanced rain erosion resistance, foliar adhesion and insecticidal effect”的研究论文在材料学权威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
2022年8月29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土壤修复与保育课题组通过化学方法对鸡粪生物炭的改性制备三种改性鸡粪生物炭材料,表征不同改性鸡粪生物炭材料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研究改性鸡粪生物炭对溶液中镉吸附效果与机制,探索改性鸡粪生物炭对土壤镉的钝化效应。该研究为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中轻度镉污染农田安全利用技术体系构建提供了材料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