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水系统”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375 秒)
喀斯特地表水系统水生光合作用碳限制研究获进展
喀斯特 地表水系统 水生光合作 用碳限制
2019/6/3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再华带领的喀斯特作用水-碳循环研究小组以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建立的5种不同土地利用控制下的喀斯特泉-池系统为基础,通过研究泉(地下水)-池(地表水)系统溶解无机碳(DIC)、硝酸盐 (NO3-)、溶解氧 (DO)、pH和总有机碳 (TOC) 的昼夜和季节动态,发现水生生态系统的新陈代谢过程(即光合与呼吸作用)主导着地表水中DIC、N...
华北平原原生富碘地下水系统中碘的迁移富集规律:以石家庄-衡水-沧州剖面为例
碘 迁移富集 地下水 华北平原
2018/4/11
高碘地下水是继高砷、高氟地下水之后的又一全球性饮水安全问题,但对地下水系统中碘的赋存形态及迁移富集机理研究尚显不足.为了解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中碘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迁移富集规律,选取石家庄-衡水-沧州典型水文地质剖面,完成地下水样品采集,分析其水化学组成、总碘含量及碘形态组成特征,同时运用phreeqc完成水文地质剖面地球化学反向模拟及相关矿物饱和指数计算,定性定量表征水流场内所发生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第二届“水系统示踪与定年”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9月23日至25日在江苏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由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国气象学会承办。作为国际水文科学协会的专题之一,“水系统示踪与定年”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庞忠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田立德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卢征天教授召集。
本文对长江三角洲扬-泰-靖地区第四系松散层地下水中环境同位素(D、18O、34S)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 旨在揭示大气降水、长江水、潜水及承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辨别地下水中硫酸盐的来源及其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潜水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及长江水的补给, 硫酸盐主要为农业污染来源或与海源硫酸盐的混合。承压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 与潜水含水层及长江之间的水力联系较差, 硫酸盐来源不同。在研究区顶...
典型岩溶水系统碳汇通量估算
岩溶水系统 碳汇通量 化学平衡模式法
2014/6/3
现代岩溶学研究成果表明,碳酸盐岩在全球碳循环中响应极其迅速,水循环过程中的碳汇效应显著。本研究选取广西桂林寨底地下河系统、广西环江大安地下河系统、重庆北碚青木关地下河系统三个典型岩溶地下水系统,利用各系统地下河的流量和HCO3-浓度的监测资料,采用简单化学平衡模式法估算碳汇通量(CO2)。结果显示,寨底地下河系统的单位面积年碳汇通量为68.82 t/(km2·a),大安地下河系统的单位面积年碳汇通...
粘土――水系统的双电层实验
粘土 水系统 双电层实验
2011/10/31
实验目的:了解胶体,胶团,固体颗粒表面带电原因等基本理论,电位大小与颗粒分散特性、胶体物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了解粘土粒子的荷电性,观察粘土胶粒的电泳现象,用宏观电泳仪测定粘土胶体的电泳速度并计算粘土-水系统的ζ电位。了解不同种类及数量电解质对ζ电位的影响。
中国北方岩溶水系统划分与系统特征
中国北方 岩溶水系统特征 岩溶水系统模式
2013/11/7
中国北方岩溶水以相对独立单元进行循环, 构成一系列规模不等的岩溶水系统。本文重点阐述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从基本概念出发, 划分出119个岩溶水系统, 这些系统以高度开放, 环境质量脆弱, 发育规模大, 资源要素构成多、各要素间转化关系复杂, “水煤共存”为特点; 第二从岩溶水系统地质结构与岩溶水流场的叠置关系出发, 将119个系统归结为5种系统模式, 各种模式在分布与发育规模, 岩溶地下水循环、富...
北京平原区永定河地下水系统位于北京市的西部。在该区采集了一个水文年的大气降水样, 并对其中的D和18O组成作了分析; 于旱季在该地下水系统中采集了大量地下水样, 并对其中的八大离子浓度、D和18O组成、Sr浓度以及87Sr/86Sr比值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较为单一; 研究区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入渗补给, 并且在补给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蒸发作用的影响; 地下水中的...
GWSP research supports global assessments of wat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daptation strategies with the appropriate scientific basis an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as was done for greenhouse gases. GWS...
滹滏平原地下水系统脆弱性最佳地下水水位埋深探讨
地下水系统脆弱性最佳地下水位埋深 地下水资源脆弱性 地下水防污性 变化关系
2013/11/12
笔者以滹滏平原为研究区,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地下水防污性与地下水资源脆弱性随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当地下水位埋深增大时,地下水防污性增强的地区,地下水资源脆弱性也增高;通过二者之间变化关系,认为受地下水位埋深制约及地下水位埋深对二者的不同影响,存在使地下水系统脆弱性最佳的地下水位埋深区间;通过地下水位埋深对地下水防污性与地下水资源脆弱性影响及其制约关系,确定滹滏平原淡水区和咸...
大连大魏家岩溶地下水系统海水入侵机理和优化开采方案研究
海水入侵 优化开采
2008/10/21
提出岩溶裂隙介质海水入侵机理的两个基本模式:地下水位逐年持续下降引起的海水入侵,多年年均地下水位保持不变或稍有上升,但在强渗透介质中季节性水位导致的海水入侵,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建立了一个以地下水最大可采量为目标函数的水资源管理模型。国际先进。
宁南深层岩溶地下水系统三维数值模拟
深层岩溶 地下水 数值模拟
2007/12/12
Abstract宁南"南北古脊梁"岩溶裂隙水系统的储水空间以岩溶裂隙为主,岩溶水的空间分布明显受南北向大型断裂构造控制。根据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特征,划分了 3个相对独立的岩溶水子系统。通过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确定了马渠-洪河岩溶水子系统天然资源量和可开采资源量,为本区的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通过沉积环境、岩性组合、水化学、碳同位素等的论证,将川西拗陷上三叠统划分为须家河组须二段、四段、六段3个主要含水系统,须一段、三段、五段3个相对隔水系统;通过地壳运动、水动力条件、地球物理场等论证了各含水系统经历的水文地质期的次数和型式."统序"和"期序"的建立,从宏观上构建了深层水形成演化的模式,为深层水及其与聚气成藏之间规律性联系指示了研究的思路、途径和方向.
西北地区大型内陆盆地地下水系统演化特征分析
西北地区
2007/8/24
论文对西北地区各大型内陆盆地地下水系统中含水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地下水径流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内陆盆地各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模式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各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不仅在形式上是一致的,而且在量化比例上也具有非常的相似性。文章还就水文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系统演化规律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地区内陆盆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