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工学 TG-FTIR”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14 秒)
TG-FTIR研究落叶松和废轮胎共热解失重及产物释放特性
落叶松 废轮胎 共热解 热重红外法
2014/8/18
利用热重红外法(TG-FTIR)考察了不同质量混合比例(1:2、1:1、2:1)落叶松和废轮胎共热解失重、动力学规律及气相产物释放特性。共热解失重特性研究发现,温度低于366℃共热解主要表现为以落叶松为主的热降解行为,温度高于366℃主要表现为以废轮胎为主的热降解行为,热解效率随着落叶松加入比例的增大而提高。采用Coats-Redfern动力学模型对共热解动力学分析发现,主要失重阶段低温区(250...
利用TG-FTIR对松木屑、褐煤及其混合物的共气化过程及气化产物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掺混比例、升温速率以及反应气氛对共气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木屑加入后提高了试样的反应活性,随松木屑比例增加,气化失重速率逐渐降低,CO的开始析出温度及析出峰面积ACO呈降低趋势;较低的升温速率有利于CO和CH4的析出,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DTG曲线向高温侧移动,最大失重速率显著增加,褐煤热解对应的峰逐渐消失;CO...
生物油TG-FTIR分析与热解气化特性研究
生物油 热解气化 轻质组分 重质组分
2014/5/13
以稻壳快速热解产物生物油为对象,在对其进行热重红外检测的基础上,结合生物油及其轻质、重质组分的热解气化实验,研究了生物油热解气化过程及气体产出特性。结果表明,生物油的热解气化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轻质组分的快速挥发热解;二是重质组分的裂解气化与缩合缩聚,活化能分别为35~38 kJ/mol和15~22 kJ/mol。温度升高,热解气化效率增加,以H2和CO为主的合成气产量增多,但气体产物热值降低。气体...
采用热重红外光谱联用分析法考察了落叶松木材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失重特性及气相演变规律,并与其组分模混物的热解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落叶松的主要失重区域相对于模混物较宽,落叶松残炭率(18.97%)相对于模混物(29.83%)较低;在低温段,模混物的活化能高于落叶松木材,而在高温段二者差别不大;落叶松木材热解过程经历了水分析出、主成分热分解、后期炭化等阶段,气体析出主要集中在375 ℃左右;...
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为氮源、碳源,以乙酸钴为金属前驱体,制备氮掺杂碳载钴氧还原电催化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与热重联用(thermogravimetry-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TG-FTIR)、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X-ray diffraction spectra, XRD)等研究了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和结构,采用旋转圆盘电极测试(ro...
利用热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方法研究添加CaO对麦秆热解过程和挥发份析出特性的影响。热重和红外光谱分析均表明添加CaO后麦秆热解呈现两个明显的失重和挥发份析出阶段,而纯麦秆热解则只有一个。CaO在第一阶段不但能够吸收CO2,而且能够降低甲苯、苯酚和蚁酸等焦油类物质的产生,使得该阶段失重率和最大失重速率随CaO添加量增加而减小。CaCO3的煅烧分解是添加CaO麦秆热解第二阶段产生的原因,该阶段失...
油棕废弃物热解的TG-FTIR分析
油棕废弃物 热解 动力学计算 TG-FTIR
2008/6/12
利用热重分析(TGA)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联用技术对油棕废弃物的热解特性及其气体产物的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一级反应计算了油棕废弃物的热解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油棕废弃物较易于热解,失重集中在220℃~400℃,其热解活化能较小,约为60kJ/mol;气体产物的析出与生物质的热解失重有着相似的特性,气体产物主要在200℃~400℃析出,主要成分为H2O、CO2、CO、CH4和有机碳水化合...
基于TG-FTIR的生物质催化热解试验研究
热重-红外联用分析 麦秸 催化热解 动力学
2008/3/2
摘要运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TG-FTIR),以麦秸为研究对象,探讨催化与非催化条件下生物质的热解挥发分析出特性,分析研究热解温度、催化剂种类对生物质热解主要析出产物的影响。通过热重TG和DTG曲线,获得了相关热解特性参数及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添加NiO和CaO存在两个失重峰,并促进麦秸热解反应进行,降低表观活化能,其中NiO对提高热解析出产率作用更显著。通过红外光谱对热解产物实时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