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畜牧学 >>> 家畜育种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家畜育种学 牛相关记录77条 . 查询时间(0.155 秒)
2025年3月11日,中老肉牛繁育合作项目在老挝万象正式签约,中国自主培育的华西牛成功开启出口之旅,标志着中国肉牛种业在国际市场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中国肉牛种业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日,我院肉牛育种创新团队联合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成功研制出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蒙古牛10K液相育种芯片——“相牛1号”,填补了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杂交育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这一技术通过引入遗传关系较远的亲本开展杂交,在杂交后代中实现优于亲本的生产性能。然而,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复杂,优势预测是亟待突破的技术。同时,杂交育种需要克服和排除杂种劣势的影响。
一张全基因组育种芯片上均匀分布超12万个基因位点,检出率和检测准确率超99%,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2023年9月12日在第三十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上,荷斯坦牛中高密度基因组选择育种芯片发布,标志着我国荷斯坦牛中高密度育种芯片自主设计开发取得重要突破。
为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引领学生创新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学术育人组织“牛百科”组织数名历届成员携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齐聚法国里昂,参加第74届欧洲动物科学大会(EAAP),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共同聚焦动物科学领域热点话题,探讨畜牧业最新发展趋势、挑战和创新。
2023年9月12日,在第三十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上,首农食品集团北京奶牛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和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育种芯片,标志着我国在荷斯坦牛中高密度SNP育种芯片自主设计开发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为保障我国奶牛自主选育体系的稳定运行与生物信息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2022年5月2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在独龙牛染色体融合和环境适应性新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发布了独龙牛高质量全基因组组装序列,揭示了独龙牛的起源与系统地位问题、染色体融合的分子机制以及环境适应性的遗传基础,对我国牛种质资源的优异种质和优异基因的精准鉴定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系列期刊《通讯生物(Communication Biolog...
2022年4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利用牛胎儿骨骼肌成肌分化体外模型,揭示了牛骨骼肌发育过程中的染色质可及性和转录动态调控模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增殖(Cell Proliferation)》(IF=6.831)上。
2022年4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成功构建了具有组织涵盖广、分辨率高及可参照性强等优点的国际首个肉牛高质量组织基因表达图谱。该图谱以华西牛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大规模多组织转录组、整合比较转录组、进化基因组等分析,完善了牛基因组注释信息,为新基因挖掘及功能验证提供了重要数据库,同时为深度解析肉牛品种形成过程性状遗传基础及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
牛冬,教授,目前主要从事两个方面的研究:(1)抗病育种研究,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通过改造病毒受体基因及其他策略研发抗主要流行性传染病的新猪种。(2)人类疾病大动物猪模型的研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猪基因组水平模拟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突变,研发出人类疾病大动物猪模型,用于进行药物筛选、药效评价、药理毒理及细胞治疗等研究。曾作为访问学者在哈佛医学院遗传系进行异种移植猪供体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创新团队聚焦肉牛生长发育性状研究,发现myotrophin(MTPN)基因对净肉重性状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该研究为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post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post-GWAS)的体外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为我国高效优质肉牛新品种培育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细胞增殖(Cell Prol...
牛丽莉,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猪分子育种。教学课程:《养猪学》、《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余人,在读硕士研究2生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
2019年7月27日至28日,我校河南固始县教授工作站站长曹志军教授、副站长吴浩博士带领“牛精英”团队刘帅、王靖俊、马玉林等研究生赴河南固始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河南固始教授工作站2018年5月成立以来,工作站按照“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的工作思路,围绕固始县农业产业特点,为推动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逐步形成了“科技服务-自主研发-带动示范”三位一...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梁贤威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奶水牛遗传改良关键技术的合作研究与应用”通过验收,这表明我国奶水牛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研究是水牛研究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又一项代表性成果。该项目围绕我国奶水牛产业育种领域共性的关键问题,与意大利农业经济委员会联合开展研究,通过引进意大利水牛SNP90K芯片技术和评估、沼泽型水牛高通量测序、中国奶水牛SNP20...
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动物生产学(猪、牛)试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