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地质力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地质力学相关记录42条 . 查询时间(1.39 秒)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近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页岩气与地质工程实验室工程地质力学学科组博士研究生郭松峰,在导师祁生文的指导下,以“深部裂隙岩体围压效应”为方向,对裂隙岩体的工程地质力学行为进行深入了研究。该研究设计了循环加卸载试验,并基于试验结果提出基于塑性应变累积的渐进破坏抗剪强度准则。在试验过程中,研究者通过不同塑性应变试样的加载和卸载,测试出了试样累积破坏过程中的强度和变形参数,发现粘聚力和摩擦角均是...
二氧化碳(CO2)地质封存和驱油(CCUS)过程中,大量流体注入会改变原有地层的地质力学场状态,注入流体的圈闭机理、运移分布和扩展范围是油藏科学家和地质工程师们极为关心的科学技术问题,也是CO2地质封存储量评估和安全性预测的重要基础。传统的监测手段对于该环境下的岩心驱替试验研究存在问题,因而急需一种新的监测技术和驱替装置。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利用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
2017年7月10日上午,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地质力学研修班开学典礼在石大高端培训中心举行。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曾义金、院长助理丁士东,中国石油大学副校长庞雄奇出席开学典礼。庞雄奇在欢迎辞中向培训学员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及办学特色,希望学员们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学以致用,以优异工作成绩回馈企业。曾义金强调岩石力学是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基础,知识的更新与能力的提升是员工职业规划中的...
2017年6月30日,中国地质大学地空学院蔡建超教授于国际著名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IF=7.051)上在线发表了综述论文《饱和多孔介质中电导率模型的研究进展》(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odels in saturated porous media: A review)。
应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邀请, 地质力学研究所组织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长安大学、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共同编写了《地质灾害InSAR监测技术规程》,现已完成全国范围内的征求意见及行业协会的评审,即将于今年内发布实施。《地质灾害InSAR监测技术规程》(下称《规程》) 基于研究团队近年来在InSAR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的成绩及在地质灾害研究工作方面的积累,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下发了《关于批准新设辽宁大学哲学等29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60号),中国石油大学获准新设“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加上学校原已设有的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目前已拥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石大所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 本次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报工作自2014年2月正式启动,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人事处...
2014年9月3日获悉,据企业及专业情报信息提供商“汤森路透”日前公布的2014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余家国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高山,因论文频频被引用,成为所在领域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
2014年9月3日获悉,据企业及专业情报信息提供商“汤森路透”日前公布的2014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余家国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高山,因论文频频被引用,成为所在领域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
日前,吉林大学地学部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建设工程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5个学院联合组建的地质资源立体探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强烈地震不但直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触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强烈地震引发山地松动,产生大量不稳定边坡和松散物质。因此,强震区面临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威胁,灾害重建过程紧迫需求次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工作。但是,由于泥石流灾害的高强度和高移动性的特点,泥石流风险的定量评价在国际上仍是一大难点。
近日,国际地学综述刊物《地学评论》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杨永太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质疑了传统的从距今3亿年前到现今古太平洋洋壳一直在俯冲东亚大陆边缘的学术观点,并首次提出在白垩纪,鄂霍次克陆块与东亚边缘发生了强烈的陆陆碰撞,该事件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的地质演化和气候变迁。
2012年11月21日下午,受海洋学院和地球科学系的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石油地质与构造地质学家贾承造院士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油气勘探形势与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的重要理论问题”的学术讲座。
2012年10月26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郑绵平院士受聘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教授仪式在教室三阶下举行。校党委书记杨贤金、副校长于建国、资环学院分党委书记程里等出席了授聘仪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