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药物学”相关记录715条 . 查询时间(2.212 秒)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作为全球范围内最为普遍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进展始终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在结直肠癌的化疗策略中,铂类药物如奥沙利铂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一个严峻的挑战在于,众多患者因携带TP53基因突变而对铂类药物产生耐药性,这极大地限制了治疗效果并影响了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在此背景下,科学家们将目光投向了新型抗癌药物的研发。
新算法突破实现药物-靶标亲合力快速精准预测
精准预测 药物设计 药学院
2024/8/19
海南大学药学院教授罗海彬团队联合中山大学药学院副教授李哲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结构的相对结合自由能 (CS-FEP) 的药物设计新方法,实现小分子药物与生物大分子靶标间的结合自由能(以下简称药物-靶标亲合力)的快速精准预测,取得药物设计关键技术的突破,实现自由能微扰(FEP)在药物设计新方法领域的国产化和自主可控。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药学学报》上。
2024年,随着人们对药物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开发绿色高效的药物合成方法成为研究热点。吡啶结构是医药领域常见的一种“分子骨架”,在许多药物分子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高效合成吡啶的方法对药物研发至关重要。然而,传统金属催化方法常存在金属残留等缺点,亟需开发简易高效的无金属合成新策略。
研究揭示蛋白质翻译调控衰老新机制(图)
蛋白质 衰老 阿霉素
2024/8/22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王涛课题组和研究员王杰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了甲基转移样蛋白-1和WD重复结构域4(METTL1/WDR4)介导转运RNA(tRNA)的N7-甲基鸟苷(m7G)修饰对于维持衰老过程中蛋白质组稳态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阐明了tRNA修饰对于衰老的调控作用。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AI(人工智能)制药企业英矽智能前不久官宣了一个好消息: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款AI候选药物——小分子抑制剂INS018_055完成了中国IIa期临床试验全部患者入组。
体内基因疗法可以重复给药?一项临床概念验证表示“可以”
体内基因疗法 临床 临床数据
2024/8/14
Intellia在新闻稿中称,这是显示体内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可有效重复给药的首个临床数据,表明体内基因编辑重复给药完成概念验证。NTLA-2001并无针对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的重复给药计划,但这些数据表明体内基因编辑可以在必要时重复给药用于治疗其他疾病。
首个国产结直肠癌EGFR抗体药获批,将如何影响临床?
结直肠癌 EGFR抗体 临床
2024/8/14
“对于RAS/BRAF基因野生型左半结肠癌伴远处转移患者,西妥昔单抗为首选靶向药,但国内仅有进口爱必妥这一款,尚无其他同类药物。患者一旦过敏,只能用推荐级别靠后的其他药物,疗效会受到影响。恩立妥上市的一个重要意义是解决了西妥昔单抗的过敏反应。”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基于化学微扰转录组自监督表征学习的药物筛选(图)
药物 细胞 治疗
2024/7/20
2024年6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郑明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题为“Deep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of chemical-induced transcriptional profile for phenotype-based drug discover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基于自监督表征学习的深度生成模型TranSiG...
天津工业生物所在α-羟甲基酮类化合物的酶促合成及转化应用领域取得新进展(图)
酶 合成 应用 药物分子
2024/8/11
α-羟甲基酮及手性1,2-二醇类化合物是很多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的重要结构单元。利用生物催化剂ThDP依赖型酶,可以从甲醛和其它简单的醛出发,通过分子间C-C键连接反应合成α-羟甲基酮,但其实际应用仍有几大挑战:自偶姻副产物的生成、底物浓度低、甲醛需高度过量。
新疆理化所治疗白癜风中药1类创新药获批进入临床研究(图)
临床 药物
2024/6/26
2024年6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阿吉艾克拜尔·艾萨团队自主研发的中药1.1类创新药“司亚丹凝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开展临床试验。该新药具有调节局部异常黏液质,活血化淤,赤肤着色,增加黑色素,祛斑生辉的功能,用于白癜风的治疗。
医药创新造福人民,厦门大学这个团队一直在路上!(图)
国产 HPV疫苗 流感病毒
2024/8/7
以有组织科研推进有组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彰显“国家队”担当,研发上市全球首个戊肝疫苗、首个国产HPV疫苗、全球首个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新一代国际“金标准”戊肝诊断试剂……今天的“科技创新 教育力量·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巡礼”专栏,让我们一起走进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的科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