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光学 >>> 几何光学 物理光学 非线性光学 光谱学 量子光学 信息光学 导波发光 发光学 红外物理 激光物理 应用光学 光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光学相关记录1863条 . 查询时间(4.969 秒)
2025年4月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元件技术与工程部魏朝阳研究员团队提出了一种通过引入高光谱数据空间-光谱多维稀疏条件,并基于深度学习设计的单自由曲面透镜实现消色差超景深高光谱成像方法,无需对焦即可实现大景深范围的光谱成像。相关研究成果以“Spatial-spectral sparse deep learning combined with a freeform lens...
2025年3月20日,由全球70多个科研机构共同组建的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合作组向全球发布了关于暗能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同步公开了这一项目首年的光谱数据。科研人员利用前3年的收集数据,结合其他巡天信息,发现暗能量对宇宙膨胀的影响或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这表明可能存在超出现行宇宙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其中,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邹虎团队参与DESI项目的科学运行,在数据释放中贡献了重要的增值星表,推动...
2025年3月2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反应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董文锐研究员、杨学明院士实验团队联合理论工作合作者樊红军研究员,在自由基的红外光谱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实验团队发展了结合极紫外光电离与红外光解离的实验方法,实现了对Criegee中间体syn-和anti-CH3CHOO+构象异构体分辨的红外光谱测量。
Kagome晶格材料因其独特的几何阻挫结构、以及拓扑和强电子关联效应,为探索新兴量子现象提供了极具潜力的平台。在这一体系中,研究者已经发现了诸多新奇量子态,如量子自旋液体,狄拉克/外尔费米子,电荷密度波(CDW),电子向列相和非常规超导电性等。这些现象大多与Kagome电子能带具有共存的平带,范霍夫奇点和狄拉克点这一特性有关。通常情况下,Kagome材料的平带与范霍夫奇点之间存在较大的能量间隔,使...
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工作部署,在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分辨率极区冰冻圈主被动微波探测技术”于2025年3月20日完成了国际上首次在南极开展的超宽带高光谱微波辐射计空地联合实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安廷副教授课题组提出一种基于单个几何相位元件的偏振和相位多维调控方法,成功实现了高阶矢量涡旋光束的产生和调控。相关研究成果于2025年3月17日以“Generation of arbitrary vector vortex beam using a single q-plate”为题发表在光学领域知名期刊《Laser & Photonics Reviews》上。
光存储技术基于空间选择性光响应原理,利用光诱导材料发生物理或化学状态变化实现二进制数据(0/1)的编码存储。研究人员已系统探索了光还原、光失活、光折射及光致变色等多种光响应机制。其中,基于电子俘获原理的光致变色材料,在特定波长光照下能够发生可逆的颜色变化。这种颜色与光波长的精准对应关系可直接转换为二进制编码信号,使其成为高密度光存储介质的优势候选体系。2025年来,随着智能光学器件和高密度信息存储...
拉曼散射是探测材料中元激发(如声子)和电子(激子)-光子、电子(激子)-声子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在声子拉曼散射的量子图像中,入射光子激发一系列中间电子激发态,随后产生或吸收声子并放出能量移动的散射光子。这些中间电子激发态在拉曼散射量子路径中发挥重要作用,决定电子-光子、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矩阵元。由于光波长一般大于原子尺度,这些相互作用矩阵元可以用多级展开来估计。
无机稀土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和磁学特性,在发光材料、非线性光学、磁性及催化等领域应用广泛。与三价、四价稀土离子相比,二价稀土离子具有特殊的电子构型,是发光材料与稀土化学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二价稀土离子的化学不稳定性,无机二价稀土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缓慢,阻碍了二价稀土基无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发展。
石墨烯纳米结构中未配对的p电子产生的π磁性具有弱自旋轨道耦合、长自旋相干时间和相干长度等特点,在自旋电子学和量子计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原子级精准设计调控纳米石墨烯链中自旋耦合的强度和方式,能够实现多种磁基态构筑。通常,纳米石墨烯的π磁性通过锯齿型边界等非凯库勒结构产生,其反应活性高,合成难度大。2021年,基于三角烯的自旋-1反铁磁链通过表面在位化学反应方法合成。但是,由于缺乏合适的构筑单元及...
2025年3月10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团队在利用机器学习辅助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设计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提出了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探索未知化学空间的新策略,实现了从红外到紫外再到深紫外非线性光学多元复杂体系的倍频系数在机器学习方面的定量预测,为新型光学材料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工具。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325504)等资助下,南方科技大学傅宗玫课题组联合香港科技大学郁建珍课题组等国内外研究单位,在有机气溶胶气候效应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成果以“氮主导全球大气有机气溶胶的吸光效应(Nitrogen dominates global atmospheric organic aerosol absorption)”为题,于2025年2月28日在《科学》(Science...
2025年3月1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安光所高晓明研究员团队在实现基于改进残差神经网络在劣质拉曼光谱检测识别微塑料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结合劣质拉曼光谱的微塑料分类识别》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Talanta上。
2025年2月28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石崇研究团队在气溶胶遥感反演方面,提出一种基于大气辐射传输模型(物理机理)与迁移学习(数据驱动)融合的全新遥感算法AIRTrans,实现了气溶胶光学特性的精准高效反演。
2025年2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多家科研机构,提出通过搜寻因“引力弹弓”效应(希尔机制)从球状星团中被弹射的高速星,为“隐匿”已久的中等质量黑洞提供直接证据。该团队基于欧洲航天局盖亚空间探测器和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数据,分析近千颗高速星以及银河系百余个球状星团的轨道演化,发现高速星J0731+3717约2000万年前以接近550km/s的超高速度从球状星团M15中被弹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