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考古学”相关记录9242条 . 查询时间(2.203 秒)
2024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赵亮高级工程师与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徐群研究员合作,在《大气科学》上发表了题为“近136年(1885~2020年)长江中下游伏旱期划分及其演变分析”的文章,该成果利用1885年以来长江中下游沿江五站(上海、南京、芜湖、九江和汉口)梅雨期和夏季日气温、降水资料,划定出1885~2020年长江中下游伏旱期(图1),并用统一气温标准结合伏旱期长度,综合确定了近...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晚更新世末西藏南部石器人群活动(图)
石器 分析 考古
2024/8/9
2024年7月25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晓凌研究团队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了对西藏南部苏热遗址的研究。以“Terminal Pleistocene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Qomolangma Region:New Evidence from the Su-re Site”为题的研究论文在Land期刊上发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88101、42325103、42130502、42001086、42301171)等资助下,由兰州大学张东菊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院士共同领衔,联合国内外合作者,围绕白石崖溶洞遗址发掘出土的丰富的动物骨骼遗存开展了系统分析,相关研究成果以“白石崖溶洞中、晚更新世丹尼索瓦人的生存状况(Middle and Late Pleistocene Den...
2024年6月20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凡团队联合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和复旦大学的科研团队在JCR一区Journal of Climate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南大洋上层水体热含量年代际变率显著的纬向不对称性,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是该不对称变率的主要驱动力。该项研究通过分析观测数据和气候模型模拟,深入探讨了南大洋在几十年尺度上的热量变化特征及...
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海拔高、辐射强、动植物资源匮乏,恶劣的环境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诸多障碍。人类何时进入青藏高原,如何在高海拔区域适应是了解人类应对极端环境的重要课题。细石叶技术是青藏高原发现的分布最广泛的史前文化遗存,对于研究人类何时呈规模地进入高原,并进一步实现在高原的连续演化直至定居的过程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埋藏环境,在高原发现的有明确地层堆积的遗址并不多,而且多位于青藏高...
2024年6月5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倪喜军、李强研究团队联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阮齐军、刘建辉团队和南京师范大学邵庆丰团队在《国际第四纪》(Quaternary International)发表了有关云南鹤庆蝙蝠洞遗址小哺乳动物群研究的文章“Late Middle Pleistocene micromammals of the Bianfudong paleolithic sit...
2024年5月27日,国家文物局发布通知,印发《推进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指南(试行)》。
2024年4月14日晚上8时13分,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考古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严文明先生在北京逝世。这位将史前中国比喻为一朵重瓣花的睿智老人,这位曾给予无数考古人启迪的大先生,永远闭上了他的眼睛。
概述40年来考古学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图)
考古学 中国文明 起源 赵辉
2024/9/6
2024年4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安徽省淮南市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安徽省淮南市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武王墩墓是迄今考古发掘最高等级的楚国墓葬,也是近年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为数不多的大型墓葬发掘项目。
2024年4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发起成立的跨大陆交流与丝路文明联盟(ATES)和匈牙利研究网络人文学研究中心(HUN-REN RCH)签署合作备忘录。
地处长江下游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同时,这片区域也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长三角探寻中华文明“根脉”,近年来公布的一个个重大考古发现给世人以不断的惊喜和启迪。
2024年4月2日,由河南省文物局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河南博物院和香港历史博物馆承办的“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香港历史博物馆隆重开展。
由辽宁大学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徐廷副教授主持的吉林省延吉市河龙二队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和长白山地区鸭绿江上游旧石器考古调查分别在《考古》(CSSCI收录,校A期刊)和《考古与文物》(CSSCI收录,校C期刊)2024年第3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