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物理学”相关记录9633条 . 查询时间(0.39 秒)
正极性地闪相较于负极性地闪,前者放电强度更大、放电持续时间更长,不仅能够诱发地面高建筑物上行闪电,还可能诱发中高层瞬态发光事件,且具有更高的致灾性。最新研究表明,正地闪回击前经常有长时间的云闪过程,但是由于正极性放电过程产生的电磁辐射较弱,射频定位难度大,因此对于正先导从云内产生、发展传输至地面的物理机制认识不足。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研发出全转录组可编程智能测序新技术(图)
智能 分子 细胞
2024/10/24
真核生物的转录组由大量蛋白编码mRNA、非编码RNA和环形RNA等多种分子组成,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如何在庞大而复杂的转录组中高效、精准地检测目标转录本,成为当前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的重要挑战。传统的靶向转录组检测方法需要在测序前通过探针捕获或实验富集且操作繁琐,常常无法保留样本中的全部转录组信息,导致文库用途受限,难以用于大规模整合分析,制约了靶向转录组研究的应用场景。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发展出新型手性螺烯双自由基化合物(图)
反应 活性 晶体结构
2024/10/24
螺烯类双自由基具有手性、磁性、手性诱导的自旋选择性、圆偏振光吸收与发射、磁手性二色性及电磁手性各向异性等物理性质。2024年来,关于螺烯双自由基的设计和合成的研究取得了进展。而螺烯双自由基具有高度化学反应活性和对映体拆分困难、稳定的螺烯双自由基数目较少、晶态纯对映体稀少等问题,阻碍了这类物质的晶体结构和手性物理性质的研究及进一步应用。因此,合成并分离稳定的晶态螺烯双自由基化合物以及调控其磁性和手性...
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光机所在基于强太赫兹与超表面的硅基非线性光学研究上取得进展(图)
非线性光学 激光物理
2024/10/25
2024年10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硅基非线性光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复合超表面与强太赫兹(THz)场结合的新方法,以打破硅的中心对称性并增强二次谐波的产生(SHG,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和三次谐波的产生(THG, third harmonic generation)。相关成果以“Second ha...
上海光机所在氧化铝的太赫兹非线性吸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非线性 吸收 光子
2024/10/25
2024年10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氧化铝的太赫兹非线性吸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Observation of terahertz nonlinear absorption activity in Al2O3”为题发表于Optics Express。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等发展出n-i-p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图)
钙钛矿 太阳电池 电子
2024/10/16
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具有开发面向效率大于30%光伏组件的潜力,是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当前,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硅太阳能电池采用晶体硅电池技术。这一技术兼具高效率、成本效益和大规模生产等优势。目前,如何研发基于TOPCon底电池的高效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技术是光伏产业的重要问题。
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光机所在46.9nm波段首次实现分束涡旋调控与干涉检测(图)
检测 激光物理 x射线
2024/10/25
2024年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张军勇副研究员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赵永蓬教授课题组和上海理工大学詹其文教授课题组,首次完成46.9nm波段分束涡旋调控与干涉检测的实验验证,为更短波长的结构分束调控以及软X射线阵列结构成像开辟了可行的技术途径。相关成果以“Vortex bifocusing of extreme ultraviolet using mod...
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光机所在高能激光系统光隔离器用TAG、YIG磁光透明陶瓷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高能激光 系统 陶瓷 光信号
2024/10/25
2024年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王俊研究团队、先进激光与光电功能材料部周圣明研究团队先后在Mg、Si共掺杂TAG磁光陶瓷和应用于中红外波段的YIG磁光陶瓷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分别以“Fabrication of high optical quality TAG ceramics by vacuum sintering and non-stoichi...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在阿秒高时空分辨成像研究方面获进展(图)
成像 X射线 半导体
2024/10/16
2024年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阿秒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在阿秒高时空分辨成像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光子学研究》(Photonics Research)上。
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在高能量密度材料聚合氮研究方面获进展(图)
材料 聚合氮 固体
2024/10/16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贤龙团队以第一性原理计算为理论依据,以叠氮化钾为前驱体,基于自主研建的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装置,在常压下合成了具有类金刚石结构的高含能立方偏转聚合氮,为立方聚合氮的宏量制备提供了简单高效的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发现多重马约拉纳零能模的证据(图)
天文学 拓扑 晶体
2024/10/20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861161003、12104293)等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李政道研究所李耀义副教授、贾金锋院士与香港科技大学刘军伟副教授组成联合攻关团队,在拓扑晶体绝缘体的超导磁通涡旋中发现多重马约拉纳零能模存在的关键证据。该成果于2024年8月28日以“单个磁通中多重马约拉纳零能模杂化的特征(Signatures of hybridization of mu...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量子点三维单粒子示踪技术揭示坏死细胞内部微环境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图)
量子 三维 细胞 环境
2024/10/14
细胞死亡是生物体维持稳态和应对损伤的关键生物学过程,具有多种模式。其中,凋亡和坏死是两种最为人熟知的细胞死亡方式。凋亡作为一种程序性的细胞自我毁灭过程,对于发育、免疫反应以及去除受损细胞至关重要;相对于凋亡的有序性,坏死传统上被认为是一种无序且被动的细胞死亡方式,通常与急性细胞损伤相关。然而,近期的研究发现,坏死并非完全无序,它同样受到特定生物学信号通路的调控。但是,细胞坏死过程的内部动力学及结构...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在高性能有机发光二极管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图)
高性能 有机 薄膜 动力学行为
2024/10/13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超高清显示器(UHD)和照明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已经在各个显示领域(如手机等)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发光分子的光物理性能方面,针对发光层薄膜性质及器件物理层面的探索相对匮乏,而有机薄膜的质量对有机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动力学行为至关重要。在非/掺杂薄膜中,即使是微小的空隙也可以被水或氧分子渗透,形成水/氧诱导陷阱的电荷陷阱态,显著阻碍载流子迁移及复合。虽然非...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在氮化钛单晶等离激元的调控机理方面取得进展(图)
等离激元 机理 纳米 薄膜
2024/10/13
等离激元通常指固体中自由电子集体振荡的量子化,是最基本的几种元激发之一(其它还有声子、磁振子、极化子等)。等离极化激元是指光子与等离激元耦合形成的一种特殊电磁模式,是极化激元中的一种(其它还有声子极化激元、激子极化激元等)。等离激元可以将光场约束到纳米尺度,突破阿贝光学衍射极限,增强光子-电子-物质的相互作用,为纳米尺度光子的精确调控提供有效手段,对光电器件的纳米尺度集成、光子芯片研发、光电催化都...
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等开发出基于单细胞拉曼光谱的面包酵母质检新技术(图)
细胞 拉曼光谱 酵母
2024/10/10
面包酵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快速、精准且经济效益显著的面包酵母质量评估方法。2024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研究中心联合天津农学院,开发出基于单细胞拉曼光谱的面包酵母质检新技术。该技术能够快速、低成本、一体化地评估面包酵母细胞的代谢活性和抗冻性能,可以提高酵母菌株筛选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基于单细胞水平的高活性、高耐冻性酵母菌株的高通量筛选和培养奠定了技术基础。相关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