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动物遗传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动物遗传学相关记录272条 . 查询时间(3.507 秒)
藏羊(Tibetan sheep)是青藏高原地区重要经济动物,因其耐寒冷、耐低氧和抗病力强等高原适应特性,为高原地区农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经过长期的环境适应和人工选择,藏羊在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条件下已经驯化出十多个品种,其中青海省内的主要品种包括高原型藏羊、山谷型藏羊、欧拉型藏羊、贵南黑裘皮羊、扎什加羊和泽库羊。然而,到目前关于藏羊的遗传多样性与驯化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2024年12月15日,兰州大学王维民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iMeta》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omprehensive multi-tissue epigenome atlas in sheep:A resource for complex traits, domestication and breeding”的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基于绵羊9个重要组织的多维度(RNA-Seq、ATAC-Seq、CUT...
2024年11月2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湘农水产第36期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梅洁研究员作主题报告,报告题目为“黄颡鱼性别调控与遗传育种”。会议由水产学院院长李德亮、副院长李军华主持,现场师生人数超50人。
2024年11月09日至11日,2024年草食动物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在甘肃省兰州市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甘肃农业大学主办,由甘肃省遗传学会、甘肃省草食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草食家畜基因组与分子改良甘肃省引才引智基地、兰州市肉羊分子选育引智基地等承办。我院蓝贤勇教授,博士研究生白洋洋、杨海焱、刘悦、杨彤彤、任稳稳以及本科生竺蕾静参加了此次会议。
有蹄类动物体内肠道微生物通过发酵将植物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复杂多糖降解为短链脂肪酸(SCFAs)等物质,作为有蹄类动物主要的能量来源。与平原近缘种相比,高原物种需要更多的能量来适应高原低氧和低温的极端气候。已有研究指出高原有蹄类动物如藏羚、藏野驴和野牦牛相对于其平原近缘种,其肠道微生物具有较高的SCFAs合成效率,但这种高SCFAs合成效率表型背后的遗传特征尚不明确。
2024年9月25日,Cell Press旗下综述期刊Trends in Genetics发表了深海所张海滨研究员团队撰写的文章“Genetic adaptations of marine invertebrates to hydrothermal vent habitats”,该文章综述了2024年来有关海洋无脊椎动物对深海热液环境遗传适应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热液生物适应极端环境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导师董在杰研究员应凌飞副院长邀请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期间在学院104会议室作了题为“福瑞鲤2号综合选育、遗传特性及其种质利用”的报告,并同水产系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2024年9月2日下午,湖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湘农水产》2024年第10期学术论坛在文渊馆201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陈善楠研究员作题为《爪蟾Ⅰ型干扰素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李军华副院长主持,李德亮院长、高志鹏教授、刘巧林副教授等30余名师生参会。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强团队与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董志军团队等联合,在海洋动物运动模式、器官形成与生存策略研究获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Genomic and single-cell analyses reveal genetic signatures of swimming pattern and diapause strategy in jellyfish”于7月15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
2024年7月18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董志军研究员与南海海洋研究所林强研究员等合作在海洋水母运动模式与生活史策略研究取得新进展,揭示了灯塔水母平衡囊缺失及其逆向发育的进化特征与遗传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以“Genomic and single-cell analysesreveal genetic signatures of swimming pattern and diapause str...
近日,植物保护学院彩万志/段元格团队在《分子进化杂志》(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在线发表了题为《来自密码子表的发现:趋同重编码为研究A-to-I RNA编辑提供新思路》(Learning from the codon table: convergent recoding provides novel understanding on the evoluti...
2024年7月13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管吉松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Kdm4a is an activity downregulated barrier to generate engrams for memory separation ”的研究论文,首次在体内用无偏差的敲除筛选来鉴定影响记忆印迹形成的表观遗传学基因。研究揭示了大...
2024年7月2日-5日,为期四天的第一期基因编辑实验培训顺利开展,标志着研究生课程《基因编辑原理与技术》首次开课圆满成功。该课程是在我校研究生院和动物科技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由农学院、动医学院、生命学院和食品学院等学院协同,面向全校生物育种和合成生物学相关研究生开设的一门探索性前沿型选修课,旨在加强基因编辑技术理论和实践教学,助力我校相关学科发展和“双一流”建设。
2024年7月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研究组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pericentric non-consecutive motifs for heterochromatin initi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脊椎动物中旁着丝粒异染色质的从头建立机制。
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共有七项成果涉及畜牧方向,其中我院姜雨教授作为第二完成人参与的《反刍动物进化的基因组学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我校为第二完成单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