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岩土力学”相关记录301条 . 查询时间(4.093 秒)

武汉岩土所环境土界面力学理论研究取得进展(图)
岩土 环境 界面 力学理论
2025/2/19
环境土体展现出组构高度复杂、性态动态多变的显著特征,构建能够精确描述土体力学特性及传输行为的理论体系是科学研究的关键难点。传统理论分别依赖本构模型和达西定律描述特定条件范围土体力学行为及低速渗流问题,难以准确反映实际复杂贮存环境下土体剧烈演化性态及非线性流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海洋与环境岩土工程研究中心薛强研究员团队基于创建的环境土界面力学理论,从决定土体宏观性态的微细观界面力学机制出发...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所超临界二氧化碳强化页岩开采与地质封存一体化研究取得进展(图)
岩土 页岩 地质 一体化
2024/11/24
全球能源失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环境后果,超临界二氧化碳强化页岩开采与地质封存一体化为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提供了有希望的解决方案。页岩储层拥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高吸附性的特征,展现出大规模碳封存的潜力。在SC-CO₂注入过程中,页岩气储层会经历一系列由CO₂吸附引起的物理化学变化,包括吸附、溶解、沉淀、传输和润湿性变化等多重机制的协同作用。这一机制在影响页岩气储层的储存能力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所云母质残积土工程性状评价与力学性能改良方法获进展(图)
岩土 工程 力学 性能
2024/11/24
中国南方广泛分布着燕山期岩浆喷发侵入活动形成的过铝黑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及二云母花岗岩,在变质和风化作用下,形成了深厚的富云母残积土。随着我国“交通强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云母质风化土层上兴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该类土已成为南方地区土木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岩土材料之一。云母矿物具有解理发育完全、高弹性的薄片状堆叠和低硬度的特点,云母质土常表现出难压实、易破碎、回弹变形大等工程...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所在边坡稳定性动态评价方法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监测 岩土力学 分析
2024/11/12
边(滑)坡在变形演化全过程中,其剪切带土体通常会发生损伤软化,表现为剪切强度的降低。规范方法中常根据单一强度参数评价得出边坡的单一稳定性系数,缺乏考虑剪切带的损伤软化行为,因此也未能很好得出边(滑)坡变形演化全过程中动态稳定性特征。边(滑)坡的位移监测是工程中常用方法,如何结合位移监测数据来评价边坡的实时稳定性并进行边坡预警仍是一个实际问题。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所压气储能地下硐库上覆岩体稳定性研究取得进展(图)
岩土 吸收 工程
2024/11/24
压缩空气储能地下内衬硐库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充分利用岩体的强度形成硬壳层,即密封层的变形约束体,密封层环向可以充分变形,仅起到密封作用,或承担可以忽略的荷载。因此围岩要吸收到空气膨胀压力,围岩的变形、强度和完整性至关重要。在岩石内衬硐库地下工程中,地表是唯一的临空面,当埋深过浅时,上覆岩体的自重和岩体强度抵抗不了内压荷载时,将可能发生上覆岩体隆起破坏从而造成硐库失效。另一方面,增加埋深能够避免这种破坏...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所在软土路基沉降评估与施工工法方面获进展(图)
评估 监测 岩土力学
2024/11/12
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功能最全、智能化最高的测试场,是世界唯一一个F2级赛车赛道和T5级测试场结合的封闭测试场项目。该项目场地位于长江一级阶地,路基下覆新旧两层河床软土层,具有承载力低、压缩性高、加载易产生过度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不良工程性状。由于赛道线性极为复杂,部分区域为三维曲面,设计时速达300公里,这就要求赛道沉降标准严格控制在4米范围内高差不超过3毫米,平整度要求为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孝磊教授团队:双向俯冲可导致岩石圈大范围伸展(图)
双向俯冲 岩石圈 大范围伸展
2024/9/11

近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监事长赵阳升院士联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Derek Elsworth院士,共同创办了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超深岩体力学与工程专委会(ISRM Commission on Ultradeep Rock Mass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该专委会由两位联合主席和来自9个国家的12位专家委员组成,旨在提供一个超深岩体力学交流与讨论的平台,...


《岩土力学》常务副主编周平老师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图)
岩土力学 周平
2024/7/12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所在双轮铣槽机铣轮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获进展(图)
岩土力学 设计理论
2024/6/17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体工程多场耦合效应团队从铣轮破碎岩土体原理出发,发展了铣轮截齿布齿设计方法、铣轮高精度智能制造技术和高效施工参数精准控制技术。该研究建立了铣轮上截齿的最优入岩角度、间距、入岩顺序等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基本破岩单元的截齿排布设计方法。相较于目前其他产品,基于上述方法获得的铣轮,成本预期下降40%、效率提高18%、截齿损耗下降15%、寿命提高30%。该工作提出了三维布齿系...

2024年5月26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以下简称“学会”)采用“线下+线上”方式组织召开团体标准《岩体动力特性与效应试验规程》(报批稿)评审会。评审专家会前审阅了《岩体动力特性与效应试验规程》(报批稿);会上听取了标准主要起草人对标准编制说明与主要技术章节内容的汇报,查阅了标准编制过程的工作文件等相关材料,按照“利益公正、程序合法、内容合理、编写规范”等审查要求,对标准编制全过程进行了审查。...

注浆加固技术能有效改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将破碎围岩形成整体的承载结构,从而对围岩大变形进行有效控制。然而,注浆工程的固有隐蔽性令我们难以直接观测浆液在裂隙岩体中的扩散过程。岩体孔隙-裂隙结构分布的复杂性,使得浆液的运移扩散特征难以被准确评估量化。此外,深部高地温环境极易诱发浆液的物化性质发生改变,浆液扩散特征复杂性进一步提升。上述原因使得当前深部注浆理论发展相对落后,难以为高地温隧道工程注浆加固...
成都市科协到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调研交流
成都市科协 岩石力学 滑坡预警 地质检测
2025/2/24
4月11日,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杨永一行到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进行调研交流。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副书记杨晓杰教授出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