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遗传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遗传学相关记录550条 . 查询时间(1.281 秒)
2025年3月28日下午,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公司科研合作部总监简建波研究员做客辰山植物园“辰山学术沙龙”,并围绕组学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作了题为“DCS多组学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及未来趋势”的报告分享。
上海市资源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14年9月30日筹建,依托上海辰山植物园,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共建,基于植物园丰富的植物资源,利用功能基因组学手段,开展资源植物功能基因挖掘及种质创新研究,以突破植物园传统责任、承载科研工作、打造科研高标准平台,是上海市科委批准的以资源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为研究对象的实验室。近年来,实验室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课题组利用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解析特异性侵染模式鱼腥藻的淡水短尾噬藻体A4的完整三维结构,揭示其衣壳的双层加固机制以及衣壳内部关键侵染元件前注射体的原位组装模式,首次阐明病毒基因组在前注射体上的包装模式,相关研究成果以“Cryo-EM structure of cyanopodophage A4 reveals a pentameric pre-ejecto...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2025年3月27日下午在国重320会议室举办第二期"寻梦启航"生命科学大讲堂学术交流报告会。本次学术盛会特邀国内顶尖高校的三位知名学者作专题报告,包括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善金教授、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钱伟强研究员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丙莲教授。报告会由生物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倪挺教授主持,来自生命科学学院及生物医学研究院的100多师生积极参与。
花香不但在被子植物吸引传粉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是观赏植物的重要园艺性状。作为世界主要的观赏花卉,兰科(Orchidaceae)植物在花香类型和强度上展现出极高的多样性。“兰为王者香”,培育具有香味的品种一直是兰花育种者追求的目标。然而,许多兰花原生种具有浓郁的花香,但其杂交后代的花往往丧失了香味。目前,关于兰花花香的遗传和调控机制仍缺乏清晰认识。
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是我国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的重要抓手。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任务之一。针对不同类型的植物如何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需要科学和系统的研究评估。辰山植物园雌雄异株植物研究组利用分类学、系统基因组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等手段尝试以中国华东地区特有的井冈柳为例,探索雌雄异株植物的致濒机制和保育策略的研究范式。井冈柳的一系列研究历时7年,部分成果已发表在了Phytotaxa、A...
DNA甲基化是植物和动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能够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调控基因表达。在植物中,RNA介导的DNA甲基化(RdDM)途径是建立和维持DNA甲基化的关键机制,能够抑制转座子(TE)的活性和调控基因表达。RdDM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对于不同物种的重要性并不相同,但其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例如,拟南芥中RdDM途径关键组分的nrpd1突变体在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中表现出...
LR(Nucleotide-binding leucine-rich repeat receptor)基因是植物免疫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编码能够识别并抵御病原体入侵的受体蛋白。这些基因在植物与病原体的长期演化过程中不断发生复制和丢失,导致其演化轨迹难以捉摸。例如,单子叶植物中TNL基因的消失一直是NLR研究中的未解之谜。近日,我院马锋旺/赵涛课题组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旱寒区植物逆境适应与遗传修饰改良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李国婧教授团队与兰州大学武生聃研究员、刘建全教授及浙江大学陈铭教授等团队合作,在国际知名植物学期刊《The Plant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Genomic insights into drought adaptation of the forage shrub Caragana korshinskii(Fabaceae)w...
荷花是莲科(Nelumbonaceae)莲属(Nelumbo)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著名的集观赏、食用和药用于一体的水生植物,也是印度、越南等国家的国花。目前全世界的荷花品种约3000余个,无一例外花药都呈淡黄色。上海辰山植物园观赏植物资源及种质创新利用研究组课题组长田代科研究员等自印度引种的莲子实生苗中选育出花药为橙红色的荷花新品种‘印度之谜’。尽管在其它表型上与当下众多品种相比并无突出之...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因其形态多样性和复杂的种群结构,长期以来在物种界定上存在挑战,尤其是在物种划分和分类方面仍有许多争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王发国研究员等科研人员近期开展的一项研究,利用基因组学方法对中华刺蕨 Bolbitis sinensis 物种复合群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传统的形态学物种划分方法提供了有力的补充。
有花植物的花粉和胚珠数目在物种间和物种内广泛变异,在植物繁殖成功中起关键作用,能够影响异花传粉的成功率、种子产量、对后代的遗传贡献以及子代适应度。探究花粉和胚珠变异的原因能够使我们了解生态和繁殖因素如何塑造有性生殖资源的分配。然而少有研究在系统发育框架下,探讨环境因素和花性状等对近缘物种间花粉和胚珠数目的变异的影响。
2024年12月27日,我院苹果抗逆与品质改良创新团队马锋旺教授/赵涛教授课题组在NewPhytologist在线发表题为“Genomic investigation of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sm:insights from synteny network analysis of oxidosqualene cyclase flanking genes”的研究论文。
2024年12月18日,上海辰山植物园兰花多样性研究组黄卫昌教授级高工团队,联合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在植物顶级期刊Molecular Plant上发表了《基因组、转录组与代谢组分析揭示达尔文兰醛肟生物合成途径的趋同进化》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解析了达尔文兰(Angraecum ses...
仙人掌属(Opuntia)是原产于美洲的肉质植物,包含约150个物种,以其经济和观赏价值闻名。然而,超过18%的仙人掌属植物因人类引种和栽培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威胁。近年来,中国部分地区正面临仙人掌属植物入侵日益加剧的挑战。2022年,上海辰山植物园植物入侵与入侵生态学研究组在山东五莲进行入侵植物调查时发现了中国仙人掌属入侵植物的新记录种——匍地仙人掌(Opuntia h...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