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航空航天医学”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2.762 秒)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王伟明高级工程师(图)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高级工程师 王伟明 航天医学工程 元器件可靠性和系统可靠性
2022/7/21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胡素敏教授(图)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教授 胡素敏 航海、航天医学
2017/4/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牛旭锋副教授(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硕士生导师 牛旭锋 副教授 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 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 航空航天医学工程
2013/4/26
牛旭锋,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1.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2.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3.航空航天医学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丁立副教授(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丁立 副教授 人体工效学 人体传热研究
2013/4/26
丁立,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1. 人体工效学2. 人体传热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蒲放副教授(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蒲放 副教授 生物力学 医疗器械 康复工程 航空航天医学工程
2013/4/26
蒲放,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副教授,健康与康复技术系 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1. 生物力学2. 医疗器械3. 康复工程4. 航空航天医学工程。
裴葆青,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院长助理。
航天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专家-俞梦孙
航天医学 生物医学工程 专家 航空医学遥测
2008/9/24
俞梦孙(1936~)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师,我国航空生物医学工程的创始人,中国生物医学 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58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航空医学遥测装置,首次对飞行于3500米高空的飞行员进行遥测,开创了我国航空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事业。他先后主持研究了19种型号生理遥测和磁记录系统,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监护、航空工程和地质地震监测等方面。他研制成功的“航空生物遥测装置”,早在60年代初就实现了对...
第—军医大学航空医学系航空生理学家陈定一教授(图)
第—军医大学航空医学系 航空生理学家 教授 睡眠仪
2008/7/28
陈定一,男,1916年6月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县。1942年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1947年南京中央大学研究院生理系研究生结业。1948年6月入伍,194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任原第三军医学院副教务长,当年参加空军调研工作。1953年在生理学泰斗蔡翅教授指导下与空军第四研究所合作,赴济南航校开展抗美援朝中空军存在的迫切问题的研究,解决飞行员不习惯高卡价空勤膳食,飞行疲劳,飞行效率低,严...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博士生导师张立藩教授(图)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航空航天医学
2008/9/18
张舒,男,1972年生。现为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教研室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先后进行了工效学、呼吸生理学及重力生理学(空间飞行骨质丢失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会议论文30余篇 (含国际会议论文20篇),获陕西省第四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一次,2002年获IOC青年学者奖,2003年获学校“学术新人资助基金”资助,2004年被评为学校“第三届学习成才活动标兵个人”和...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博士研究生导师张作明教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第四军医大学 视觉功能客观评定技术
2006/2/23
张作明,教授,航空临床眼科学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人与动物视觉功能客观评定技术研究和临床应用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项、陕西省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及军队指令性课题和重点课题分题多项,国际资助1项(7.2万欧元)。主编论著3部,发表论文60多篇,国外权威杂志2篇。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军队三等奖3项。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硕士研究生导师刘立教授(图)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第四军医大学 航空航天临床医学
2006/2/9
刘立,教授,航空临床神经精神科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航空航天临床医学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全军医药卫生研究基金1项,校级课题1项,参与1项十五军队管理课题。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4篇发表在国际期刊。副主编、参编专著5部。
李长亮,男,1951年4月生,高级技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柴油机专业,现从事高压氧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先后参与编著《医用加压系统》、《高压氧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陆用加压舱》等著作和教材,自行研制“高压氧舱内呼吸机”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