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外科学 >>> 器官移植外科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库 器官移植外科学相关记录480条 . 查询时间(2.328 秒)
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手段,而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NRCLM)患者预后差,5年存活率低于10 %。由于早期肝移植应用于NRCLM疗效不佳,故结直肠癌肝转移一直以来被视为是肝移植的禁忌证。近年有临床研究表明经过选择的NRCLM受者肝移植后存活期显著延长。另外,扩大标准供肝及小体积肝移植技术的出现也对该领域的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肝移植治疗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灶...
供者来源游离DNA(ddcfDNA)是指器官移植术后受者循环体液中来自于凋亡或坏死供体细胞的游离DNA。近两年来ddcfDNA成为移植肾损伤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发表的成果为推动ddcfDNA成为肾移植排斥无创检测的生物标记物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综述了ddcfDNA在移植肾缺血再灌注(IRI)损伤、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不同类型急性排斥反应(体液性排斥和细胞性排斥)和多瘤病毒相关性肾病(...
明确Rh血型错配对肝移植受者安全性的影响。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6年5月至2018年12月1 546例肝移植,Rh血型错配5例,针对每例错配肝移植匹配5例Rh血型相同肝移植,分别定义为Rh血型错配组及Rh血型相同组。比较两组受者术后第7、14天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SCr)水平,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血清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GGT),术后1个月、...
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治疗晚期肝泡状棘球蚴病(HAE)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例晚期HAE接受OLT的受者的临床资料。本组12例HAE受者中男7例,女5例,年龄42岁(16~58岁),Child-Pugh评分A级2例,B级3例,C级7例,终末期肝病模型(...
分析终末期肝病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的诸多指标,寻找影响短期预后(≤3个月)的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上海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单一治疗中心165例终末期肝病接受肝移植治疗的终末期肝病受者资料。将受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钠浓度、尿素氮水平及供受者血型等围手术期指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处理。
探讨硼替佐米治疗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cABMR)的效果及安全性。对2004年1月至2017年7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符合Banff 2017 cABMR诊断标准的136例受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将受者分为硼替佐米组和对照组,硼替佐米组29例,对照组97例。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受者进行1∶1匹配。随访终点定义为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15 ml·min-1·(1.73...
调查供者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从肾移植的角度调查本中心供者来源性感染事件,为供者感染防治及供者来源性感染事件(DDI)提供防治依据。回顾性总结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的170例死亡后器官捐献供者和316例相应肾移植受者的病例资料,记录供者及受者移植前及移植后1个月血培养、痰培养、尿培养病原学结果以及所有受者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重点关注供者来源感染的病例。
利用PET-CT对细胞进行活体示踪,观察移植的胰岛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在受鼠体内的分布,间接了解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的疗效。链脲佐菌素构建大鼠糖尿病模型,利用胶原酶法分离制备大鼠胰岛,全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以18F-脱氧葡萄糖(18F-FDG)体外标记。将糖尿病大鼠分组随机法分为四组(每组15只):A为对照组;B为干细胞移植组;C为胰岛移植组;D为联合移植组。均经门静脉移植,PET...
构建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小肠黏膜下层(SIS)支架,评估其对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的效果。分离纯化大鼠胰岛,获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猪小肠黏膜下层,构建MSC-SIS支架。18只SD大鼠制备糖尿病模型后,分为单纯胰岛组、SIS组、MSC-SIS组。各组背部皮下植入相对应胰岛细胞,移植后第14 d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移植物胰岛素和CD31的表达情况,蛋白芯片检测各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采用单因素方...
通过监测糖尿病受者胰岛移植前后门静脉内转氨酶水平的变化,分析其影响因素。回顾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16例接受门静脉内胰岛移植术的糖尿病受者,术后监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
胰岛移植作为β细胞替代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但还面临包括供体胰腺短缺、移植胰岛术后早期大量死亡/凋亡、长期功能不确切等问题。最近研究显示通过提高胰岛分离纯化率、提高移植胰岛的定植率等手段有望改善胰岛移植效果。此外随着干细胞、异种移植、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有望提供"不限量"的β细胞,实现"按需"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
回顾性分析20例肝移植患儿的临床资料,旨在总结儿童肝移植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联合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对20例儿童实施肝脏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原发疾病主要包括胆道闭锁、Alagille综合征、先天性肝内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手术方式采用亲体部分肝移植手术(n=16)和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
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BZ)治疗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时,用药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收集2012至2018年35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AMR受者的病例资料,均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西罗莫司+BZ治疗,按确诊AMR后开始使用BZ时间分为三组:早期用药(ET)组:于7 d内用药,16例;延迟用药(DT)组:于8~14 d用药,11例;晚期用药(LT)组:于14 d后开始...
探讨移植肾排斥反应的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与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病理学特点。方法 移植肾病人20例,根据移植肾术后排异情况分为正常组和排异组,每组各10例,记录不同肾组织的ICAM-1与ESM-1和肾功能变化情况。
探讨肾移植术后新发供者特异性抗体(dnDSA)阳性率与HLA错配位点的关系,并探究dnDSA对移植肾长期存活及排斥反应发生的影响。回顾性队列研究101例肾移植受者的病例资料,按抗HLA抗体和dnDSA检测情况将受者分成三组,分别为抗HLA抗体阴性组(HLA-组)70例,抗HLA抗体阳性dnDSA阴性组(dnDSA-组)23例,以及抗HLA抗体阳性dnDSA阳性组(dnDSA+组)8例,记录受者移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