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汉语方言”相关记录224条 . 查询时间(1.611 秒)
关中方言有两个形容词带程度补语的短语结构,本文记为“A得狠”和“A得很”,前者的焦点重音在“狠”上,语义上表属性A的高程度,语用上表感叹行为,句法上独立成句,属于“用作高程度的高程度(degree qua DEGREE)”类型,是一种本体义和功用义一致的自含性结构。
晋语及周边的官话方言里,有些次浊入声字今读上声。土词儿里用的如“裂~开、月正~、捋~麻、摸~不来:估计不来、额~颅盖:额骨、杌~子:小板凳、褥~子、肉”等,多见于晋语及南边的中原官话(汾河片、关中片、秦陇片、兖菏片);文词里用的如“劣恶~、诺~言、掠~夺、略侵~、辱~骂”等,多见于南边的中原官话和东边的冀鲁官话。
中国西北部的甘肃、青海一带汉族、回族、土族、藏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多民族杂居、多文化交融,民族间通婚改变了家庭结构的民族单一性,促使强势语言成为家庭通用语,同时切断了各少数民族语言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代际传承的链条,导致语言转用和语言濒危。在甘青过渡地带的河湟地区,东乡族、保安族、土族等少数民族逐渐放弃本民族语言,转用强势语言汉语,少数民族语言走向濒危。
新材料的发现与使用是推进学术进展的重要条件,语言研究也不例外。该成果旨在全面搜集、整理明清民国时期旧方志中所储存的汉语方言及民族语言文献,进而开展旧方志中所见的方言词语及其释义整理研究,为明清民国时期汉语方言音义演变研究、民族语言词汇音义演变研究、小说戏曲文献研究以及大型历史方言辞书编撰等提供新材料、新语料。
世界语言学史上的第一部方言学著作,是我国西汉学者扬雄所著,东晋学者郭璞为之作注,传本题《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十三卷。隋朝的骞师也整理过《方言》,但没有传下来,今天只能在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里看到一些零星材料。流传下来的是郭璞注本,这个注本历经传抄翻刻,直到明代万历之前未有校勘整理的记录,明清学者看到的传本,里面错漏讹舛很多,有些地方甚至已无法卒读。明代陈与郊采用雅书编排方式进行过一次整理...
丝路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系国家语委所属共建类科研机构,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福建省教育厅、泉州师范学院共建。
南昌大学赣学研究院是以文史哲学科为研究基础、以打造江西优势特色文化的学术品牌为目标而专门设立的综合性文科科研机构,也是南昌大学校级独立建制的科研单位,2013年4月获批为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要以客赣方言、江右哲学、江西历史文化为重点研究方向。
论“方言”概念在近代中国之演变
方言 近代中国 新文化建设
2024/4/8
中国古今之“方言”概念并非简单的语义递承。结合词汇史与概念史的研究方法考察方言概念在近代中国的确立过程发现,直至切音字运动期间,在关于统一国语的讨论中,方言才逐渐具备现代含义,表示民族国家的语言之地方变体。不过,由于清末“国语统一”要求迫切,“言文一致”问题居于次位,方言的多样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方言的价值被重新评估,方言成为新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中国现代方言学诞生,方言概念...
官话方言歌戈、车遮两韵的分合
官话方言 歌戈韵 车遮韵 韵类分合关系
2023/3/10
闽南方言“卜通”“不通”结构的语义演变
情态结构 目的结构 语义演变 闽南方言
202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