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艺术心理学”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2.436 秒)
禅文化视角下木雕艺术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禅文化 木雕艺术 室内空间
2018/11/19
从禅文化的视角,剖析木雕艺术与室内空间设计的联系,通过木雕艺术在室内设计应用的成功案例,总结出其应用规律,将禅宗文化和现代室内空间的设计理念、手法相结合,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上,追求传统艺术的再创造。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发展,宋代出现了铜版印刷,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广告印刷铜版便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印刷广告实物。针铺广告印刷铜版采用白兔捣药图形,文案翔实而简明,整个版面图文并茂。同时,针铺广告印刷铜版还蕴含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和铁杵磨针的寓言故事,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生活的艺术化:自者的日常生活与他者的艺术表述
生活艺术化 自者 他者 艺术表述
2013/5/20
“自者”和“他者”构成关涉生活中的艺术的两个群体,也代表着研究艺术问题的两种视角。“自者”视野中的民间艺术与日常生活相融合,反映着其理想、愿望、情感。而“他者”往往将日常生活审美化,呈现在其眼前的是“自者”审美态度、审美情趣的反映。结合中、日、韩等国的相关个案,围绕“自者”和“他者”对生活中的艺术的理解加以阐述和分析可知: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他者”的艺术表述可为此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
心理声学模型及其在MP3编码中的应用
心理声学模型 掩蔽效应 MP3 编码 预回声抑制
2012/9/26
心理声学模型是音频感知编码的核心部分,其直接影响着音频编码的质量及压缩比.基于心理声学的基本原理、绝对听觉阈值、掩蔽效应及临界频带等相关内容,并结合心理声学的数学表达,按照MP3 标准编码程序中的各个模块来详细分析算法流程.最后通过相应算法来描述预回声产生机理及其在MP3 编码中的抑制方法.
艺术家进入艺术史的路径
功成名就 艺术史 艺术家
2010/3/29
艺术家“被发现”即他的艺术探索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并且有可能进入艺术史,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实际这个问题本身包含着一些潜台词:一个“被”字将艺术家界定为被动的客体,艺术家要出名必须依赖于外力发掘,艺术的诞生仿佛成了一个考古的过程;艺术家被谁挖掘和发现?艺术史家、理论批评家甚至公众都可能会介入到这个过程。如此分析,讨论艺术家如何进入艺术史,本身便有了一些暧昧和嫌疑,它似乎是在为艺术家做一个“成功...
证伪——对一种立场的陈述
精神 质疑 立场 证伪
2009/9/1
证伪”是一种质疑的精神。鼓励人们大胆地提出假说和猜测,不断修正,不断推进,乃至将最初假说全盘否定。无论是对于已奉为经典的科学理论,还是对于备受推崇的各种政治哲学,作为“证伪”倡导者的波普尔借助理性批判精神,都把它们推到了被重新评判,必须接受质疑的审判台上。这使得作为他的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理论,必须去除其作为“终极真理”的尊贵身份,成为面向未来的、过程中的阶段性真理;使得作为他的研究对象的各种政治哲...
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
歌唱心理 理智的思考 情感体验
2009/6/29
歌唱艺术的表现手段是声音、感情和动作。在歌唱过程中,技术的娴熟、感情的充沛是歌唱二度创作的必备条件。但是歌唱过程又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应随时调整各个器官、各个部位的动作,而核心问题是心理控制的能力,即歌唱对自己的心理调节与控制。
意识形态文论研究的心理学视向
意识形态文论 社会心理 中介机制 意识形态实践性
2008/12/10
意识形态文论研究的心理学视向主要目的在于建构或阐释意识形态特别是文艺意识形态形成以及发生作用的具体独特的微观机制。其内涵包括:意识形态形成及其存在的感性机制;社会心理作为意识形态与文学艺术的中介机制;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复杂互动关系;心理学视向对于意识形态文论研究范式转换的本体论意义等。
当代艺术,不在其间时,我们看得轻松,以为新鲜、活力,甚至娱乐。或者,以之为鄙视、批判、调侃对象。大学的时候看展览,只看“画面”,不管画框,不管操办者选件多难、运输多不易、展览空间多难定,更不管谁出钱谁出力了,只是轻松兼苛刻:哪张好哪张坏。
音乐接受活动中的心理图式
心理图式
2007/8/29
内容摘要:在音乐审美接受活动中,任何一位接受者,都已先在地拥有一种能够接受音乐作品的内在心理图式。在受众的期待视野或先在结构中,各种知觉图式不仅形成于受众的间接审美经验,同时也形成于受众的直接审美经验。也正是由于知觉图式的来源不同、作用对象不同,从而使得其影响、制约受众的接受方式都有所区别。
关键词:音乐接受、心理图式、审美经验、知觉图式
在音乐审美接受活动中,凡是进入直觉...
虚像与自我误认——拉康视线下的一种作家创作心理
创作心理
2007/8/29
引 言
一旦他对你谈论他自己,分析就开始了……
——拉康
作家为什么要写作?尤其是,严格说来所有的文本都是自传性的,那么问题就变成了:作家为什么要写自己?这是文艺心理研究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人,他的活动不同于花朵开放,蜜蜂采蜜的地方在于它是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
流行歌曲与社会心理(之三)
社会心理
2007/8/29
四、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90年代有一句口头禅叫做"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它也是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在社会急剧变化的今天,很多人在面对世界、面对当今社会的巨变时普遍感到无力把握、无所适从。从而产生认知的迷误以及行为的失据。《外面的世界》、《雾里看花》、《茫然》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总起来看,此类歌曲表现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主体意识、观...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心理学
中国特色 音乐心理学
2007/8/14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心理学
作者:山东教育学院 彭昭倩 苗军芙 万梅红 来源:首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06-4-25 10:52:34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心理学 ——关于音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 音乐心理学是心理学与音乐活动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在我国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学术界虽然已经发表的与音乐心理学相关的文章...
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目录
音乐心理学
2007/8/14
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目录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3-6-4 11:09:14
陈莞:《浅析音乐治疗在特殊教育领域中的地位》 陈雅先:《视唱练耳水平与相关音乐活动中自我效能感成因辨析》 杜青青:《谈音乐治疗学在日本的发展现状》 杜义芳:《艺术心理测试与艺术心理调整》 费邓洪:《从音乐的“情感内容”到“另一种心理内容”的猜想》 冯效刚:《音乐表演心理学的任务》 郭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