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思想史”相关记录309条 . 查询时间(3.484 秒)
“个体性”的思想谱系——以约翰·密尔《论自由》文本为中心的考察
约翰·密尔 《论自由》 个体性 思想谱系
2024/4/2
思想家如何组织文本,是思想史研究中的的重要内容。19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在撰写《论自由》时,便借用和转换了其他思想家的思想资源,来组织自己的文本。凭借这些思想资源,《论自由》文本才得以写就,并充满思想的力量。也正是在这种借鉴中,密尔和其他思想家的思想形成了一种内在关联和思想谱系。通过系统考察密尔所提及的一些思想家的思想内容,梳理这些思想谱系,将有助于把握《论自由》这一文本的组织方式,明晓文本产...
杨念群著《问道:一部全新的中国思想史》出版(图)
杨念群 中国思想史 历史观念
2024/1/12
本书摒弃了传统思想史写作仅仅关注具体人物、作品的写法,提炼出包括天下观、正统论、儒法思想、老庄智慧、新儒学、中国佛教在内的六大主题,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俱已囊括。本书以上述六大主题为纲,围绕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历史观念或历史现象,如周礼、九州、五服制度、五德终始说、文质互补、夷夏之辨、大一统、改正朔、公与私、仁义观、逍遥游、齐物论禅宗公案等,分别总结出十几个不等的核心问题,从思想史演进与社会历史...
毛立平等主编《风尚、社会与风雅:十八世纪东西方的共时性》出版(图)
毛立平 十八世纪 东西方 共时性
2024/1/12
本书为中、日、韩三国首次关于十八世纪研究的合作成果。在近代西方思想中,启蒙时代发展出来的科学、理性等观念依然存在,将这些放在十八世纪亚洲内在的发展中重新审视,对于思考今后的世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在十八世纪的东亚和西方,不仅仅局限于交流和相互影响,还存在着平行的文化、学术、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名家的偃兵思想及其流变
偃兵思想 天下无兵 政治理想
2024/1/30
名家偃兵论是期望国家间以外交为主要手段平息战争,达到战略平衡,最终实现天下无兵的和平局面的一种战争观念。其反对一切对外战争的基本理念,区别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非战”思想。名家代表人物惠施、宋钘、尹文和公孙龙从名实论、正名论出发,结合“去尊”“合同异”道家“无为”、墨家“尚利”“离坚白”思想,确定了以偃兵为核心的外交手段劝解统治者,以实现天下无兵的政治理想。偃兵既是具体的军事和外交手段,也是长远的...
《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图)
思想史 日本 中国
2024/4/17
在思想史的视野里,“人类”并不是统合地球上所有人群的抽象概念。当日本和中国不再仅仅意味着“他们”和“我们”的时候,当自我有意识地以他者的眼光感知世界的时候,人类这个范畴,才拥有了真实的内涵。
江户时代中后期疫病频发,一般人因为得不到可靠的治疗而只能采取迷信行为自救。同时,日本儒学与汉方医学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实证主义开始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兰学从对近代西方医学的营养汲取中兴起。通过对人体的研究,兰学家开始相信人皆为人的普遍人性理念。随着兰学家的世界认识不断扩展与深入,他们要求探寻普遍的客观真理,打破传统的华夷秩序而提倡平等的国家观,并尝试构思突破德川政权治下以封建等级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挖掘清华简《心是谓中》思想史意义
清华简 《心是谓中》 思想史
2022/6/28
2008年,一批流散香港文物市场的战国竹简入藏清华大学。作为《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八)》中的一篇,《心是谓中》公布之后,迅速引发学界关注。3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曹峰在“清华简《心是谓中》的思想价值”讲座中,在整理者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对简文文意进行梳理,对其思想作出进一步挖掘。
《全球主义:21世纪最伟大的观念博弈》一书梳理了学术界关于全球化的不同观点,剖析了市场全球主义的形成机制,并指出:由于受到来自政治右翼和政治左翼的双重挑战,市场全球主义步入“帝国全球主义”阶段。本书对各种全球主义思潮的核心主张和概念特征作出总结,旨在描绘这场21世纪思想观念博弈的未来轨迹,提供一个关于全球化的批判理论,使读者认识到各种全球主义话语的内部矛盾,从而更好地了解全球化如何改变人们的现实生...
在现代与后现代史学之间:奥克肖特史学思想略论
现代史学 后现代史学 奥克肖特史学
2024/2/2
迈克尔·奥克肖特作为一位历史哲学家,对历史的性质与内涵的反思,主要反映在其代表性著作《历史是什么》经验及其模式》以及《论历史及其他论文》中。尽管奥克肖特处在后现代史学的视域之外,其史学思想却与后现代史学思想有诸多契合之处,主要包括对于历史符合论的拒斥、对于历史语言特性的阐述以及对于“实践的过去”与“历史的过去”之间关系的反思等方面。通过对契合之处的论述,可以看出奥克肖特的史学思想明显具有后现代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许明龙:浅谈孟德斯鸠的人口思想
孟德斯鸠 前工业化时代 人口思想
2022/3/29
孟德斯鸠并无论述人口问题的专著,有关这方面的议论散见于他的《论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和其他著作。就研究人口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而言,法国启蒙时代无人能与孟德斯鸠比肩。在前工业化时代,几乎所有物质生产都依仗人力,所以,人口多寡与一个国家的实力成正比。在论述古代或他所处的时代时,孟德斯鸠都十分关心各国的人口,因为在他看来,由于人口关系到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经济是否繁荣,所以,政府能否获得足够的税收,国家能...
西方学界对历史想象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启蒙时期,康德的演绎逻辑和维柯的诗性智慧提供了对想象的两种不同理解,并影响了此后的历史想象观念。随着19世纪史学的专业化,大部分职业史家视想象为历史研究中需抑制的因素。随后,柯林武德和海登·怀特分别在认知和话语层面为历史想象进行了辩护。他们认为,历史叙事无法剔除想象,历史想象在其中发挥着连接、综合或预构史料的作用。历史想象对史家探寻历史过程,理解历史意义...
本书探讨近代中国性别观念的变迁,主要通过考察围绕妇女问题建构的各种话语,揭示以“男女有别”为核心的传统性别观念在这些话语冲刷之下退隐的历程。
有关儒学的普遍性与地域性, 笔者一向认为, 中国古代自秦汉以来, 各地文化交流频繁, 并没有一个地区是孤立发展的, 特别是在帝国统一的时代。宋代以后, 文化的同质性大大提高, 科举制度和印刷业在促进了各地文化的同一性方面起了巨大作用。因此, 儒学的普遍性和地域性是辩证的关系, 这种关系用传统的表述可谓是“理一而分殊”, 统一性同时表达为各地的不同发展, 而地域性是在统一性之下的地方差别, 没有跳出...
讨论 “晚明劝善思潮的宗教性与世俗性”这样的一个话题, 首先要证明这个话题是否存在且有意义:晚明劝善思想能否称之为一种思潮?什么是宗教性?什么是世俗性?一种思想被称之为思潮, 是因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是在一定时期内反映了一定数量人的社会愿望。晚明的劝善, 称之为思想运动或思潮均不为过, 因为有众多的儒家士大夫投身于当时的劝善理论与实践当中, 其中著名的有吕坤、杨东明、高攀龙、袁黄、陈龙正、刘宗周...
方维规:臆断生造的“剑桥学派概念史”
概念史 “剑桥学派概念史” 德国史学概念史
2022/3/9
概念史正在中国成为一门显学或已经是显学。不管对概念史有无概念, 似乎都能说些什么, 至少可以望文生义。国际学界有一个“惯例”:一说到“概念史”, 马上会脱口而出:“德国!”接着会提科塞雷克 (Reinhart Koselleck, 1923-2006) 这位德国概念史的标志性人物。在研究文章中, 论者常会直接采用德语词Begriffsgeschichte (概念史) 。但中国学界的情形似乎不完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