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地球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海洋地球物理学相关记录850条 . 查询时间(1.703 秒)
2022年12月,中科院海洋所尹宝树研究团队基于超高分辨率非静力内波数值模式,揭示了我国东海西南部峡谷地形和黑潮共同调制下内潮和内孤立波的非线性演变和耗散过程,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Ocean Modelling上。
渤海作为我国最北部的半封闭内陆海,地理位置和环境都比较特殊,平均水深较浅,是我国生态上最脆弱的海区之一,也是我国最易受到寒潮天气影响的海区。环渤海地区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经济区之一,沿岸有多个重要港口,经济与人类活动密集,对环渤海的水动力及波浪动力过程的研究是认知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效应的基础。为此,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毛淼华研究员团队基于水动力及波浪模型,运用数据观测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2022年11月15日,国际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简称GRL),在线刊发了中科院海洋所万世明研究团队与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和法国气候与环境科学实验室等单位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Millennial variability in intermediate ocean c...
Subtropical gyres are enormous rotating ocean currents that generate sustained circulations in the Earth’s subtropical regions just to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equator. These gyres are slow-moving w...
2022年9月14日,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徐敏团队在大洋核杂岩形成模型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JGR: Solid Earth(《地球物理研究杂志-固体地球》)上,硕士生张茂传(现在华盛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和博士生狄会哲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徐敏为通讯作者。
2022年7月15日上午,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全域海洋关键材料发展战略研究”启动暨进展汇报会在宁波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召开。来自武汉科技大学、海军研究院、西北有色院、北京玻钢院、鞍钢集团、中船725所、中科院武汉情报中心、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8家项目承担单位近50名专家参会。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李仲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项目负责人薛群基院士主持。
2022年7月21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颜文学科组在南大洋上升流与南极气候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上。
作为海洋中广泛存在的运动现象,海洋中尺度涡旋是海洋动能的主要载体,对全球动量、热量和物质传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涡分辨率全球或区域海洋模式对于中尺度涡的模拟存在显著误差,例如部分研究认为模式模拟的中尺度涡“不死”,体现为模拟涡旋强度偏强、生命期偏长。然而,由于运行高分辨率模式对计算资源需求巨大,全球海洋中尺度涡的模拟一直缺乏系统、全面、定量的评估。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在全球变暖上层海洋环流变化的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研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
2022年3月26日,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彭建兵院士主持的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琼东南盆地海底地质灾害风险应对战略咨询研究”项目启动会成功召开,周守为、崔鹏、何满潮、张偲、高锐、李家彪、骆清铭、王军成、谢玉洪等9位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唐辉明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汪发武教授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刘羽处长等诸位项目咨询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崔鹏院士主持。会议积聚了自工程地质、海...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凡团队在中尺度涡旋引起海表面温度异常的研究中取得进展,通过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厘定涡旋引起海温异常的关键过程为侧向平流,并指明涡旋移动和背景流是决定海温异常结构的关键因素,完善了对中尺度海温变率的认识,且具有很高普适性,对海洋涡旋动力学、中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和海洋数值模拟与预测研究有一定参考意义。
2022年2月26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美国地质调查局举办了“2022汤加火山喷发与海啸”学术研讨会(A Joint Seminar on 2022 Hunga Tonga Volcanic Eruption and Tsunami)。本次研讨会通过线上召开,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美国西北大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美国卡内基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忠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近二十年来,北极海冰持续消融成为气候系统变化最为重要的标志之一。北极海冰消融对中纬度区域天气事件和气候变率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针对这一科学问题,学术界给出了不同的研究结果,即有影响,没有影响,有影响但受自然变率调控。认为没有影响的研究,主要依据包括:(1)北极海冰消融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小于大气环流的内部变率;(2)北极海冰消融的影响呈现很大的不确定性。
2021年12月28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研究员李伟的海底地貌与沉积动力学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揭示了海底麻坑链在深水洋流动力作用下演化为海底水道的成因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Incision of submarine channels over pockmark trai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为题发表在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期...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构造与模拟学科组博士研究生孙李恒,研究员孙珍、张运迎,副研究员赵中贤等对IODP 367/368航次1504站位采集到的基底绿片岩相糜棱岩开展了显微构造、地球化学和碳酸盐U-Pb定年的研究,发现自早白垩世以来南海陆缘至少经历了两期主要的伸展事件,这两期伸展事件共同导致了南海陆缘的减薄。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Marine Geo...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