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病理生理学 缺血相关记录115条 . 查询时间(0.211 秒)
目的:研究慢性脑缺血时脑食欲素受体-1(OX1R)的表达及其随缺血时间的变化。方法:通过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通过水迷宫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的行为学进行评价,免疫组化法观察OX1R的表达,双标免疫荧光进一步确定OX1R表达的定位。结果:缺血15d时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退,1月、2月较缺血15 d模型组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所好转。同时,从缺血急性期一直持续到15 d OX1R的表达明显增高...
目的:探讨脑络欣通及其拆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Fas、FasL蛋白及皮质Fa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复制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分别再灌注 1 d、3 d、7 d,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药组、活血药组和脑络欣通组。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观察缺血侧海马CA1区Fas、FasL蛋白及额顶叶皮质Fas mRNA表达。结果...
目的: 观测脑缺血再灌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RF、PKC蛋白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脑缺血模型大鼠于再灌2 h、6 h、24 h时海马神经细胞CRF、PKC蛋白表达量,CRF拮抗剂对照。结果: (1)CRF:假手术组海马区可见少量阳性细胞;模型组见大量阳性细胞,着色深,随时间延长增多。拮抗剂组阳性表达较少,着色较浅。模型组和盐水组CRF蛋白阳性表达面积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CRF拮抗剂...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L-型钙通道特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改良Pulsinelli 4血管闭塞法复制大鼠全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共分为6个时点,各时点为1组。按实验分组,在上述时点急性分离出成年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后,采用膜片钳技术的细胞贴附模式记录同一钳制电压下L-型钙通道活动情况。结果: 在本研究观察的时点内,再灌注24 h时开放...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时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损伤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LIR后肺损伤发生过程中,血液中CD18阳性的多形核白细胞(PMN)百分率、肺系数(LI)与肺通透指数(LPI)、肺组织形态学的改变、肺组织ICAM-1 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及牛...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共同应用对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在体外培养扩增。在结扎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缺血后,把被5溴-2脱氧尿苷(BrdU)标记后的MSCs移植到自体的缺血心肌中,同时腹腔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 d。4周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移植后的MSCs是否向心肌细胞分化,通过心脏彩超和多导生理记录仪测定缺血心肌在移植自...
目的: 观察咯利普兰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PDE4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咯利普兰治疗组 (1 mg·kg-1),术后6 h腹腔注射首次给药,连续2周。通过水迷宫和避暗实验测试其学习记忆水平,且应用高效液相法(HPLC)检测大鼠海马组织PDE4活性。结果: 水迷宫测试中,与假手术组相...
目的:观察羟丁酸钠(GHB)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海马CA1区神经元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生后 7 d SD大鼠采用Rice等法,制成HIBD动物模型。新生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缺氧缺血(HI)组、GHB组。其中GHB组包括GHB50(50 mg/kg)、GHB100(100 mg/kg)、GHB200(200 mg/kg)亚组。各组在缺氧完成...
目的: 研究缺血后处理(postconditioning)对抗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并于再灌注一开始即给予3次全心停灌30 s,再灌30 s处理作为缺血后预处理。记录心肌收缩功能指标,以Even’s blue-TTC法监测心肌梗死范围,并对心律失常严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缺血后处理组左室峰压(LVSP)、最大左室收缩速率(+dp/dtm...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ostC)对大鼠后肢骨骼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微循环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I/R组、I-postC组和预处理(IPC)组(n=16),无创动脉夹夹闭股动脉4 h,松夹再灌注12 h或24 h建立大鼠后肢I/R模型。于再灌注结束时分别检测大鼠胫前肌血氧饱和度(StO2)、血流量、微循环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测定骨骼肌湿干重...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夹闭单侧颈总动脉后处理组和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后处理组,每组7只。再灌注48 h,测定脑梗死体积;拔栓后1 h及处死大鼠前进行神经功能测定;梗死即刻、梗死后10 min、术中1 h、拔栓后即刻、每次夹/松颈总动脉时、干预后30 min等15个时点监测脑血流。结果...
目的:研究缺血后适应(PC)对树鼩局部脑缺血海马CA1区脑血流(rCBF)与星形胶质细胞(AS)活化的影响,探讨缺血PC影响AS表达胶质纤维酸蛋白(GFAP)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树鼩血栓性局部脑缺血缺血PC模型,通过激光多普勒(LD)血流计测量脑缺血后4 h、8 h、12 h、24 h及72 h海马CA1区rCBF的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缺血上述时间海马GFAP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其...
目的:从心肌细胞缝隙连接结构角度探讨缺血预处理(IP)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连续随机观察2004年4月-2004年12月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54例,随机分成两组:IP组(n=22),主动脉阻断前实行单次缺血2 min开放3 min的IP方案,阻断主动脉后采用冷晶体心脏停搏液心肌保护进行手术;对照组(n=32),无缺血预处理,余步骤同IP组。观察两组术后心律失常发生、...
目的:观察肾上腺功能水平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单侧肾上腺切除组(ADX)、单侧肾上腺切除+注射糖皮质激素组(GC)和假手术对照组(sham)。所有大鼠在单侧肾上腺切除或假手术14 d后行全脑再灌注手术。每组大鼠分别于再灌注后1 h、4 h、8 h、24 h随机取3只断颈处死,取海马组织提取总RNA,RT-PCR半定量...
内质网应激(ERS)是细胞内一种适应性保护机制,但持续存在或过强时则最终诱导细胞凋亡,造成组织损伤。缺血/再灌注(I/R)时ATP耗竭、钙超载及大量自由基生成等因素诱导过度ERS导致组织损伤。缺血预处理可激发适当的ERS,增强细胞耐受后续长时间缺血刺激的能力,延缓或减轻I/R造成的组织损伤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