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相关记录12454条 . 查询时间(2.904 秒)

龙泉溪口瓦窑垟窑址和小梅镇瓦窑路窑址,分别位于龙泉窑主要产区溪口片区和中心产区大窑片区,瓦窑垟窑址的发掘,发现了宋元时期的两处窑炉遗迹,通过出土的黑胎青瓷和白胎青瓷残片,研究宋元时期的龙泉窑分期断代和生产性质。瓦窑路窑址的发掘,发现了南宋中期的窑炉遗迹和灰坑遗迹,通过出土的200余件黑胎青瓷产品和少量白胎青瓷器,研究南宋中期龙泉窑两类风格和两路釉质青瓷产品的共存现象和产品性质。两处窑址中都发掘出碎...

本书重点介绍了贾氏文物修复之家的渊源和流变,折射出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文物修复的发展历程。从商业修复、手工技艺到展陈需要、博物馆修复,再到文物保护、科学修复的发展轨迹,每一步都凝结着文物修复人员的心血,贾氏三代修复工作者就是其中的代表。当前国家重视文物保护,文物修复事业发展的空间极其广阔,希望贾氏文物修复的故事能给读者带来启迪,有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这项利国利民的文化事业中。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作为中国第一家国立博物馆,已有110多年的历史。作为集中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国家的文化客厅,今天的国家博物馆已经成为中国博物馆行业的头雁、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的代表,研究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脉络走向,国家博物馆是绕不开的案例。
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是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所属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其前身为2015年成立的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2023年更名为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主要承担可移动文物的调查、保护修复、项目验收有关工作;承担各类文物鉴定的组织与技术支持工作;承担文物修复与鉴定的研究、技术推广、学术交流工作,培养文物修复与鉴定人才等职能。
自2008年以来,每年12月都会在瑞士纳沙泰尔组织一次关于博物馆学当前问题的研讨会。在一周的时间里,来自全世界的博物馆学教授与博物馆馆长、文物专家、国际知名策展人、文物修复师以及文化界人士齐聚一堂,讨论各项议题。2015年研讨会的主题是“数字时代的博物馆:新媒体和新中介”,来自传播学、法理学、社会科学、经济学、信息技术和媒体心理学等众多不同领域的专家,以及企业界和文物修复行业的专家们也应邀从各自的...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关于艺术品与考古发掘文物的保护修复与研究,主要集中于文物的历史、早期保护试验等方面,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方法方面的讨论则非常简单。但在今天,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已逐渐运用于文物的研究与保护中,这为新时代文物保护的发展增添了羽翼。同时,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文物保护修复人员和科学家们的合作,推动了文物分析与保护新方法的研发。
本书从一位拥有近五十年工作经验的博物馆专业人士的角度,对博物馆及其运作方式进行了深刻而坦诚的审视,内容涉及博物馆的基本构成和工作机制,以及博物馆日常运作和基础业务的方方面面。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独具的理论,而张仲景是这一理论体系的首创者。我国最早的古典医籍《内经》已经有了辨证论治思想,但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为辨证论治包括“辨证”与“论治”两大部分,必须体现理、法、方、药的一致性、连贯性、完整性。而《内经》显然还未达到,特别是论治部分更为欠缺。但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已处处得到体现。从近年来在内蒙居延、甘肃武威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医学简牍来看,这些稍早于张仲景...
《内经》是祖国医学的奠基著作,但侧重于基础理论,张仲景在《内经》的基础上,建立起辨证论治的临床治疗体系,提出了理法方药一整套诊治原则,记载了许多医疗经验。《伤寒论》主要论外感病,《金匮要略》则专论内、外、妇科等杂病,使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出了重大贡献。
《伤寒论》载方113方,《金匮要略》载方205方。书中不少有名方剂,千百年来一直被历代医家沿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疾病,而且具有较高的疗效。故后世医家把《伤寒杂病论》赞誉为“方书之祖”,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影响甚大。
《伤寒论》虽然着重论述伤于寒的外感病,但决不限于狭义伤寒,对整个外感病均有实际指导价值。后世温病学就是受了《伤寒论》的启示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金匮要略》全书有25篇,从第二篇“痉湿暍病脉证”到第十七篇“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及第十九篇共17篇,内容均属内科范围的杂病,论及四十种左右病证的辨证论治,内容较详,辨证确切,选方精当,奠定了中医内科学的基础。
张仲景在治疗危重急症方面也很有成就。如伤寒六经病证中的亡阳、亡阴及各种严重的逆证、坏证、变证等。在《金匮要略》中更记载了各种救治卒死的方法。如救急用“菖蒲屑内鼻两孔中吹之”,或“吹皂荚末鼻中,立效”,或“薤捣汁灌鼻中”等。这种吹鼻取嚏的救急方法,直到今天仍有运用,特别是一些中医儿科医生喜欢用此法抢救惊厥昏迷的患儿。
《金匮要略》第十八篇“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是专论外科疾患的。第二十篇至二十二篇是专论妇人妊娠、产后和杂病的,这是我国最早的比较系统的妇产科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