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历史文献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历史文献学相关记录29条 . 查询时间(2.79 秒)
为传承学院历史文化,推进经济法学院建院40周年院志编撰工作,2024年12月11日下午,经济法学院在杨咏曼楼B202会议室举行“口述史”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特别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副馆长、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常务副馆长李炜菁担任主讲嘉宾,经济法学院党委书记朱敏、学院各教研室教师代表、办公室教师代表、传播学院新视电视台志愿者以及经济法学院学生志愿者代表等30余人参与培训,培训会由朱敏主持。
2024年10月12至13日,第十四届“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主题为“甲骨金文简牍法律文献整理与中国法律史重述”。此次会议由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承办。来自中国、日本近四十所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秦涛老师应邀参会。
为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在文物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由我院陈祥军院长主编、庾华教授执行主编、文博专业22届毕业生高睿泽(现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与李怡欣(现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硕士研究生)撰写的文博考古科普读物《丝路流光:丝绸之路上的文物传奇》于近日付梓并出版发行, 喜马拉雅有声读物同步上线。该书是整套五本“丝路文物科普丛书”的开篇之作,也是国家...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四书专题研讨教学大纲。
2023年11月8日,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在藏学楼307学术报告厅举办了“修业学术讲论会”第二讲,叶拉太教授以《文献之境:吐蕃时期的多康区域共同体》为题作学术分享交流,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邰银枝主持,学院近百名师生参加。
2022年6月7日晚上19时,青海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学院邀请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的塔亚教授为青海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学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关于俄罗斯联邦阿尔泰共和国<江格尔>文献若干问题》的线上讲座。青海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学院蒙古语言文学教研室教师参加了本场讲座。讲座由青海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邰银枝教授主持,近两百名学子聆听了本场讲座。
2021年3月18日下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安志教授应邀做客“泽霖讲坛”, 开展了题为《重新认识<唐会要>》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学院院长田敏教授主持,王延武教授及学院师生参加。
林敏,1963年9月生,海南文昌人,研究员,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海南省南海区域文化研究基地副主任,海南师范大学南海区域文化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1987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1991-1996年、2001-2009年,留学日本,在日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佛学研究科获得文学博士学位。2018年,任海南省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2013年,任日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客座研究...
董恩林,男,1956年生,湖北阳新县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籍整理和历史文献学理论研究工作,近十年专注国学中的经学与道家思想研究。先后参加过《汉语大字典》、《尔雅诂林》《二十五史全译》、《资治通鉴全译》《儒藏》等省部级以上项目研究,目前正主持教育部古籍整理重大项目“《皇清经解》点校整理”。已先后出版《唐代老学研究》、《唐代老学文献研究》、《...
宋镇豪,男,1949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名誉会长,郑州大学甲骨学“首席教授”。中组部联系专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教育部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等“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主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专家组成员。享受国...
徐时仪, 1953年10月生于上海市,博士,二级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辞书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和汉语史,所撰博士论文《玄应音义研究》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提名。
李平亮,男,1974年生,江西进贤人,史学博士。现任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区域社会史硕士点领衔导师和历史文献学硕士点导师,主要从事明清社会经济史、近代社会文化史与民间历史文献研究。兼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史学会会员、江西省历史学会理事。
杨宝忠,1956年出生,河北省高阳县人。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河北省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河北省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河北省重点研究基地(河北传世字书与出土文字研究中心)、现代汉字研究中心原创带头人。研究方向为文字学、训诂学、辞书学、文献学。
在2006年6月沪上新发现的残脂本《红楼梦》的真伪愈加扑朔迷离之时,2006年6月16日,中国红学会与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召开的对该版本的鉴赏会在北京举行。收藏者卞亦文携残抄本与会,遂使与会的红学专家与红学爱好者得以一睹走出“深闺”的这一脂本的风采。面对实物,冯其镛、刘世德等专家坚持自己的看法,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部的专家提出了卞藏本抄成于“清代道光前”的见解。
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2007年5月25日在京揭牌,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担任中心主任。有关专家表示,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成立,对于全面、科学、规范地开展古籍保护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古籍保护制度,提高全社会的古籍保护意识,进而逐步形成完善的古籍保护工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