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物理力学 系统”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2.578 秒)
中国科学院研究发现内共生菌之间互补DNA错配修复系统是蚜虫高温耐受力的关键(图)
系统 高温 基因
2024/12/16
蚜虫与初级共生菌Buchnera协同演化约2亿年,是国际上研究胞内共生关系的重要模式。蚜虫以氨基酸含量稀少的植物韧皮部汁液为食,Buchnera可将非必需氨基酸转化成必需氨基酸提供给蚜虫进而促进蚜虫生长发育。由于稳定的内共生环境和严格的垂直传播路径,Buchnera的基因组急剧减小,有害突变持续积累,导致Buchnera的基因功能退化,在高温等环境胁迫下表现出不稳定性,不利于蚜虫种群发生。通常,为...
共生关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通过代谢通路互补、共生互利、彼此依存等方式,宿主与内共生菌协同演化以适应不同生境。蚜虫与初级共生菌Buchnera协同演化约2亿年,是国际上研究胞内共生关系的重要模式。蚜虫以氨基酸含量稀少的植物韧皮部汁液为食,Buchnera能将非必需氨基酸转化成必需氨基酸提供给蚜虫,促进蚜虫生长发育。然而,由于稳定的内共生环境和严格的垂直传播路径,Buchnera的基因组急剧减小,有...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地所解析极端高温事件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影响(图)
解析 高温 生态系统
2024/11/14
全球陆地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每年吸收近1/4人类活动排放的CO2,在减缓全球变暖中发挥了作用。而随着全球范围内极端高温事件频率和强度的持续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的CO2吸收能力受到挑战。当前,相关研究聚焦于持续时间较长的单一极端事件或单一地区的定量评估工作,而关于全球范围内极端高温事件的长期趋势对陆地生态系统吸碳与排碳等环节的影响以及高温极端条件下水热条件转变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影响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阐明单质碲纳秒级相变开关机制(图)
相变 纳米 晶体
2024/12/22
三维硅基电子器件发展至今已成功微缩至3纳米,但进一步小型化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三方相晶态碲(碲),作为典型一维范德华材料,由范德瓦尔斯力相连的螺旋链排列而成,能够剥离出1纳米×1纳米横向尺寸的单个原子链,展现出极大的微缩潜力。2022年上海微系统所宋志棠、朱敏研究团队在Science期刊发表的文章(J. Shen et al., Science, 2021, 374, 1390)首次揭示了单质碲具有...
上海微系统所在三维相变存储器电路设计研究取得系列进展(图)
三维相变 电路 器件
2024/8/28
2024年7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宋志棠、雷宇研究团队,在三维相变存储器(3D PCM)亚阈值读取电路、高可靠编程电路、模型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 Regular Papers等。
上海高研院在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优化及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图)
气体 电力
2024/7/20
随着全球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日益重视,氢气作为清洁能源的角色愈加突出,特别是在化学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化学工业对氢气的需求通常要求连续稳定的供应,然而光伏系统产生的电力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受天气条件和日夜变化影响较大,这使得直接利用光伏电力进行氢气生产难以实现连续和稳定的供应。因此,如何在保证生产稳定性的同时优化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氢气生产成本,成为当前可再生能源氢气应用于化学工业的重...
自旋作为电子的基本属性之一,对分子和固体的电子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Kohn-Sham密度泛函理论(KS-DFT)框架下,对自旋相关电子结构的模拟难点主要在于自洽场 (SCF) 迭代中的收敛问题,以及高度依赖于交换关联泛函的模拟精度。杂化泛函由于包含了一部分Hartree-Fock理论中的精确电子交换能,往往比局域和半局域泛函有更高的精度,但昂贵的计算代价使其难以应用到大规模体系。
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开发蓝细菌超突变系统并揭示蓝细菌高温高光耐受新机制(图)
青岛能源所 蓝细菌 高温高光
2023/3/14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植物和藻类的光合固碳活动为生物圈的维持和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初级生产力,理解光合作用机制、优化光合作用效率与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科学和技术意义。高温高光胁迫严重影响光合作用效率并造成农林牧业经济损失,提高光合生物的高温高光耐受能力是光合作用研究的重要方向。蓝细菌是研究光合作用的模式体系,提高蓝细菌高温高光耐受能力并解析其功能机制,对其他光合生物体系的优化具有指导和示范价...
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微系统所研制出具有极限操作速度的相变存储器(图)
上海微系统所 相变存储器 分子动力学
2023/2/15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宋志棠和朱敏研究团队首先通过分子动力学计算,发现单质锑能够在120 ps内从非晶结构中成核并进一步完全结晶。通过制备200 nm、120 nm和60 nm T型下电级器件的单质锑相变存储器件,发现随着器件尺寸减小,单质锑相变存储器的速度越快。200 nm 单质锑器件最快的写速度为359 ps(见图1),当器件尺寸微缩至60 nm时,写速度为~242 ps, 比传统G...
Academy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s Science, CAS Colloquia & Seminars:基于临界理论的复杂制造系统风险传播预警和控制
临界理论 复杂制造 系统风险 传播预警 控制
2023/5/5
武汉岩土所井筒-储层系统CO2相变-流动-泄露多场耦合模拟研究获进展(图)
储层系统 CO2相变 流动 耦合模拟
2023/8/1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作为一种大规模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有望成为未来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选项之一。CO2地质封存目标储层深度较大,CO2沿井筒注入或泄漏过程中温度压力变化幅度大,这可能导致CO2发生相变,进而影响注入或泄漏特征,但目前在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领域仍然缺乏考虑CO2相变过程的井筒-储层全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在超临界能源系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图)
超临界 能源系统 超临界流体
2020/9/15
近日,由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储能研发中心陈林研究员主持编辑的超临界流体能源系统方面的英文专著《Handbook of Research on Advancements in Supercritical Fluids Ap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两卷本)顺利在美国IGI Global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际上第一部关于超临界流体应用于能源化工...
2015年1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等国家领导人出席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我所科研成果——“纳微系统中表面效应的物理力学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主要完成人为赵亚溥、袁泉子、林文惠、张吟、郭建刚五位科研人员,赵亚溥研究员作为获奖代表参加颁奖大会。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专利:一种含气、水原油的除水系统及应用方法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专利 气、水原油 除水系统
202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