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生态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作物生态学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1.312 秒)
穰中文,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任教以来,先后主讲《烟草栽培生理》《烟草专业英语》《现代烟草农业》《烟草政策与法规》《烟草专业实践》等本科专业课,以及《现代作物栽培技术研究进展》等研究生课程。入职以来先后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校青年基金、作物学开放基金、作物学优秀人才基金各1项、中国烟草总公司子课题(省部级)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5项、参与...
刘登望,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先后主讲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农业生态学、现代作物栽培学、种子专业导论、作物栽培学研究进展、研究生实践技能等多门课程。指导大学生创新课题,参加多项教改课题。承担研究生及本科生的班主任工作,多次获评湖南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培养研究生20余名,有获得校级优秀硕士论文。参编教材2本。从事花生遗传育种、栽培生理生态及产业服务工作。现为国家现代农业花生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
屠乃美,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主讲课程《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农业推广学》等。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湖南农业大学第四届优秀教学质量奖,湖南省第二届高校教学名师,主持多项教研教改项目,主编和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各1部,为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点领衔人。研究方向为水稻生理生态与耕作制度。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湖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其他省部...
佘玮,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智慧农业系副主任兼秘书。承担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3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岗位骨干成员。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4篇(SCI 8篇);主编著作2本,副主编著作2本;以主要完成人身份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选育苎麻新品种3个。
李林,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主讲农业生态学、现代作物育种学、现代作物栽培学、耕作学进展、植物生理生态学、作物栽培学研究进展专题、作物学研究进展专题、种子科学专题等研究生与本科生课程。编写了《现代作物栽培学》、《现代作物学试验技术》、《世界农业》、《生态学概论》、《生态管理学》等教材。指导大学生创新课题,参加多项教改课题。培养博、硕士研究生40余名,博士后1名。1990-2005年在湖...
高英志,1973年3月生,汉族,男,双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池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现就任于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生理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和草地生态学研究工作,特别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草地地下生态学过程和地上/地下信号传导的研究,近期也重点关注农作物和牧草间套作的增产机制的研究。共承担国际合作项目3项,其中国际人才培养计划2项,国际科学研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
井长青(1986-),理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新疆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士(2004-2008)、硕士(2008-201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2011-2014)。2014年9月入职于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新疆农业大学草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完成博士后工作,现为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专任教师。主要从事陆面模式与气候变化、草地...
利用边际地种植多年生能源作物可为生物经济的发展提供生物质原料,同时也是实现中低产田改良和农业碳中和的有效措施。由于土壤贫瘠,障碍因子突出,以及缺少外源投入,边际地能源作物的种植可持续性取决于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因此在大规模发展边际地能源作物种植前,定量能源作物种植的固碳潜力和解析其碳稳定机制十分必要。
2023年7月26日—27日,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专家,采用现场查看和会议相结合的形式,对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河三角洲耐盐碱作物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进行综合绩效评价。专家组由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智慧栽培创新团队研究发现我国棉花生产氮足迹呈“南高北低、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我国棉花生产存在较大的活性氮减排潜力,为棉花氮减排提供了理论支持。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清洁生产(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王占彪研究员团队开展了我国棉区棉花生产水足迹的时空变化特征、驱动因素及水资源压力的相关研究,发现我国棉区单位产量水足迹自南向北,自东向西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为我国棉花生产的水资源消耗提供了新视角。相关研究结果以“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varia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of the regional wat...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王占彪研究员团队开展了气候变化对棉花生产影响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可以解释我国西北内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区产量波动的50%、58.1%和50%,且不同棉区产量波动的气候驱动因素差异明显,研究结果为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来应对和缓解气候变化对棉花生产影响提供理论依据。相关研究结果以“Climate variation explains more than ...
农业农村部荒漠绿洲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根据荒漠绿洲生态区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实际和需求,在荒漠绿洲区域独特的生态条件下,针对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学科建设和区域发展的科技需求,以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为主,重点开展荒漠绿洲作物生理生态、作物栽培技术和现代农作制度的研究,形成荒漠绿洲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协调的耕作栽培理论技术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新技术和新产品,搭...
蔡昆争,男,1970年10月出生,云南曲靖人,1995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态学系主任。为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国际生态学会(INTECOL)、国际根系研究学会(ISRR)会员及中国生态学会会员,华南农业大学第七批“千百十”工程省级重点培养对象(2012-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广东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专家,国内外30多个学术...
王建武,男,1966年4月出生,陕西长武县人。1991年6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生态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低碳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科技厅农业科技战略专家、广东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是循环农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