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宗教学 >>> 宗教学理论 无神论 原始宗教 古代宗教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道教 印度教 犹太教 袄教 摩尼教 锡克教 耆那教 神道教 中国民间宗教与民间信仰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 当代宗教 宗教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宗教学 唯识相关记录34条 . 查询时间(0.125 秒)
《维摩诘经》()是早期传入中国的大乘经典之一。该经“思辨恢宏深邃,议论机智诙谐,叙事生动活泼”,自传入中国以来,影响广泛而深入,盛行不衰。
休谟在他的代表作《人性论》中提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学体系中,我一向注意到,作者在一个时期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进行的,确定了上帝的存在,或是对人事作了一番议论;可是突然之间,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经常的‘是’与‘不是’等连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一个‘不应该’联系起来的。”应然与实然不但会时常在不经意间干扰人们的思考,二者之间的“鸿沟”更...
2019年11月16-17日,第三届东方唯识学年会暨唯识学与佛教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东方唯识学研究会、上海大学道安佛学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文学院、杭州佛学院联合主办。来自中国两岸三地、法国、俄国、日本等27家高校、教育与科研机构共38位学者出席会议。另有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唯识学爱好者60余人前来旁听会议。
吕澂先生揭示了如何用唯识学勾连出印度佛学的律动性。首先,他积极搜寻出唯识学与小乘佛学的线索,发现了唯识学根本论典《瑜伽师地论》全部出自《杂阿含经本母》,而大乘法相唯识与小乘《毗昙》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裙带关系。其次,他还捏合唯识学与大乘般若学判若鸿沟的界限,倡唯识、般若义理不二,瑜伽、中观二派合流。最后,还以唯识学为准绳对大乘如来藏学典籍《法华》、《华严》、《楞伽》进行重新判教:《法华》改称涅槃学科...
此书是一部关于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学(又称唯识学)的通论,分为上、下册,共有序论编、教义学编、法相学编、唯识学编、道行学编、果位学编等六编。序论编作为对瑜伽行派学说的整体勾勒,梳理并阐释了瑜伽行派学说的思想特质、分流及其兴起与展开的教史。教义学编略阐了佛教教理的基本原则、认知标准、诠释原则,以及乘宗的安立与判教思想。法相学编系统地诠释了三性所摄的一切法的种种事体、性相及其差别,分法事论、法相论与法性...
宋代以来,天台、华严、禅宗等都有数部自己宗派的传承史传世,而唯识宗却始终未曾有叙述自己祖师和宗派发展史的著作问世。近代以来,以新方法、新视角研究佛教蔚然成风、方兴未艾,日、韩学者写出了数种以唯识宗史为研究对象的著作,然而在汉语学术界却始终未曾正式出版全面叙述唯识宗形成、发展以至衰亡之历史演变的著述。十三年之前,我就是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国佛教宗派史丛书》的读者。那时,我就热切盼望着早日...
本文首先从唯识学的角度对种子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种子理论思想的建立,阐明了宇宙诸法产生的起因,一切诸法的现象皆由种子而生起。同时,说明了善种子生善果,恶种子生恶果,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因果循环不灭的道理。<-br>作者理证法师,中国佛学院讲师。
唯识佛法认为,从潜隐的种子到显露的现行,再由显露的现行到潜隐的种子三法间的展 转起伏运动,是一切人生宇宙现象的真正因果律动形式,唯识佛法将这一展转起伏运动称为 因果同时思想。本文从唯识佛法的相关著作中,对这一思想的提出及内涵的规定,揭示了这 一思想的实际内容;同时,还从唯识佛法的相关著作的记载,讨论了部派佛教与唯识佛法之 间对这一思想的不同看法,并对这一思想作了深入诠释和分析;探讨了学佛行者如何利...
唯识学种子理论探析     唯识  种子  熏习  阿赖耶识       2009/1/16
本文从唯识学的角度对种子说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种子理论思想的建立,阐明了宇宙诸法产生的起因,同时说明了种子现行熏生、因果循环不灭的道理。本文从种子名义、体性、种类、产生的诸异说,以及其与现行诸法、阿赖耶识、熏习的关系等方面,多角度地展示出唯识学种子理论的概貌。
本文就《成唯识论》和《大乘起信论》的“熏习观”进行了比较。本文认为《成唯识论》中的“熏习”是指前七识对阿赖耶识的反作用。《起信论》中所说的“熏习”一方面是说,末那识对真如的错觉(即无明)和遮蔽,另一方面是说,不变的真如对无明的对治作用。以上两本论书的“熏习观”虽有明显差异,但都可以说明染净诸法的缘起和众生造业轮回、修道解脱的机制。在《成唯识论》中,众生染污的阿赖耶识以种子的方式含摄和继承了心性真如...
玄奘《真唯识量》古疏释     真故  极成  自许  本质色  相分色       2008/11/14
玄奘法师所留下来的真唯识量论式,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对现在所能见到的几部代表性古疏释进行解读,其中文轨法师、窥基法师因为亲承玄奘法师口义而精义颇多,但延寿法师对真唯识量的解读,完全陷入了“品茶论道”的歧途,以致于后来的藕益法师等随着延寿法师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不久前,我在《法音》(2006年第2期)发表一篇短文,题为《梵本<唯识三十颂>汉译问题试解》,籍以作为参加有关玄奘法师《唯识三十颂》译文讨论的发言稿,阐明vijn~apti与vijn~a^na的同根同义,肯定玄奘法师关于这二词的译义是准确的。我认为,我的发言对有关问题的讨论可能会有某些参考作用。因此,我想借此次隆重纪念玄奘法师的机会,复述拙文,表示再一次解释、论证玄奘法师《唯识三十颂》汉译所准确性...
对瑜伽行派的唯识学而言,“唯识”概念具有首要的意义。对“唯识”概念的不同诠释,导致了唯识思想的复杂发展。汉传玄奘唯识学派对“唯识”概念作了“单面化”诠释。其中“识”与眼识等八识的“识”同,即梵文的vijn~a^na;“唯识”相应即vijn~a^na- ma^tra(或vijn~a^na- ma^trata^)。而其“唯识”概念有两方面基本含义,一是遮诠义,即无离识的(外)境;二是表诠义,又分三:一...
笔者曾将唯识学区分为有为依与无为依唯识学两支,本文予以了详细分析,其中着重分析了“有为依”、“无为依”二概念。并且讨论了奘传唯识对瑜伽行派唯识学本来面目的遮蔽,以及唯识思想与如来藏思想的关系等。
无为依唯识学(1)是在瑜伽行派根本唯识学发展时期由弥勒、世亲的著述(如《究竟一乘宝性论》、《辨中边论》、《大乘庄严经论》、《佛性论》等)提出的,与《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等提出的有为依唯识学构成瑜伽行派唯识学的两支。“无为依唯识”作为一个概念描述范型,可以看成是用“无为依”对“唯识”的一个限定。“无为依”意为,无为法心性真如是一切法(万有)之根本所依,这主要从本体论意义上而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