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民族学 >>> 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史诗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183 秒)
2024年9月28日,甘孜州格萨尔研究中心在行政楼0210成功举办了以“格萨尔史诗传承与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座谈会。此次座谈会特邀著名格萨尔家专降边嘉措老师,与来自甘孜州藏研所、学校统战部、图书馆等相关单位的老师们共同探讨了格萨尔史诗的传承与发展。
近日,国家档案局公布了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评选结果,由云南省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保管的“彝族古籍文献《查姆》创世史诗”等55件(组)档案文献入选。
为庆祝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由怒江州民族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大型原创音乐舞蹈史诗《傈僳人》,2014年11月15日晚晚亮相首都舞台,在北京民族剧院举行专场演出。全国政协、国家民委、文化部、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等有关方面领导出席晚会并与近千名首都观众一同观看演出。著名舞蹈理论家、国家一级编导张苛,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胡松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姜嘉锵、著名词作家付林、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沈小筱、著名音...
创世神话史诗在时空中演化了宇宙,洪水灾难神话在时空中演化了人类,在文化创制神话的时空中演化出了人类(民族)的文化。这种“三段式”的神话,又是许多民族所共有的。
藏族史诗《格萨尔》有分章本,有分部本。分章本是把格萨尔大王一生的事迹集中于一个本子之中,分章加以叙述。分部本是把分章本中的每章加以扩充、发展,形成各自独立的部。在流传过程中,随着情节的附加,内容的丰富,新的部本又不断出现。分部本的各部内容完整,可以单独演唱,由中心人物——格萨尔大王将各部联系起来,形成一部完整的史诗。据说《格萨尔》的分部本有120部之多。
史诗中的神树母题     史诗  神树母题       2013/4/9
神树母题是哈萨克及其它突厥语民族英雄史诗中的一个特殊的母题形式。这种神树母题虽在英雄史诗中显得零碎与片断,但如结合民间文学的其它体裁所展示的神树母题予以充实,便看出这种母题的多彩性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维柯的英雄史诗     维柯  英雄史诗       2013/4/9
严格说来十八世纪的意大利学者维科(Giovanni Battista Vico,1668-1744)在他的主要著作《新科学》(该书全名是《关于各民族的共同性质的新的科学原则》)中并没有专门的意图探讨英雄史诗理论,与英雄史诗相关的理论和观点是他在探讨人类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尝试中表达的。由于他把历史发展的观点建立在共同人性发展的基点上,英雄时代是他阐释的人类的第二个历史发展阶段,所以英雄史诗的人性内容和...
2009年6月12日,“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进入最后两讲,分别由西南民族大学罗庆春(阿库乌雾)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尹虎彬研究员做了专题讲座。 上午,罗庆春做了题为“口头传统与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的讲座,他认为两者有着深厚而复杂的内在关系,既不可分割又有严格的区别。他从口头传统与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关系、母语文明之河的源头、母语口头传统的叙述模式和载体、口头...
2009年6月10日,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讲习班第二次讲座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会议室举行。来自国内外近20所高校的80余位学者与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和来自康奈尔大学古典学系(Classics Dept., Cornell University)的阿伦•菲利普•泰特博士(Dr. Aaron Phillip Tate)...
2009年6月11日,首届“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古典学系的艾伦•泰特博士和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的塔亚教授做了精彩的学术讲座。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的首届“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于2009年6月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小报告厅正式拉开序幕,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文学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越南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内蒙古大学、西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等近20所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与研究生8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习班。9日共两场讲座,主...
在全球化背景下,史诗观念与史诗研究范式正在突破东西方文明的藩篱。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古典诗学的史诗范例和诗学范式,正在由主流话语变为一家之言。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对口头传统的发掘,以及20世纪后半叶世界各地重新发现的口传史诗,都促使人们以文化多样性的观念改变以往对史诗史诗传统的认识。世界性的、区域的和地方的传统话语,正在以不同的层面重构关于史诗的观念和研究范式。中国以往的史诗研究具有以下特点:关...
以往中国的史诗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民族或地域史诗的历史发展的描述性研究;以历史重建的方法揭示史诗反映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外部研究;把史诗作为民族的、文学的经典,以意识形态的观点来代替科学研究。本文提出从文本、文类和传统的实际出发,探讨中国史诗传统的独特规律的观点。中国少数民族的史诗,主要是活形态的史诗。这一点也是中国史诗学科建设的生长点。
史诗英雄到武林英豪     金庸  武侠小说  英雄史诗  母题       2011/1/11
本文试图通过对金庸小说与英雄史诗中若干相似英雄母题的分析,探讨塑造传奇英雄所惯用的手法以及金庸先生对这些母题的创造性运用。讨论的文本,限于我国古代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以及金庸代表作中的三部:《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如果没有特指,文中“英雄”一词泛指史诗英雄和小说中的武林英豪。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