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4 共查到“专门史 墓志”相关记录4条 . 查询时间(0.036 秒)
“下流之悼”——圹志与明清墓志文的日常性
圹志 明清墓志文 日常性
2024/4/8
中国古代墓志名目繁多,圹志作为其中一种通常由亲族撰写而不托名笔的类型,颇能体现古代墓志文个人化和日常性的书写特征。自唐代韩愈《女挐圹铭》以来,经由归有光、钱谦益等明清文家的创作,圹志在文体学脉络及文人书写传统中,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类型特性。其中以子女及族中晚(5为施用对象的一类作品,既继承汉魏六朝抒写“下流之悼”的哀辞传统,又提升明清墓志文在描写个人情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文学性。
遣遣唐使墓志出土间接证实日本国号乃大唐所赐(一)
墓志
2007/12/20
8月24日,惟一一方日本遣唐使墓志在东京展出时,日本天皇亲临参观。这方墓志在西安发现后,引发了中日双方对遣唐使和墓志主人井真成的研究热潮。 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的深刻影响,日本学者已有明确认识,但这方墓志则传达出更为复杂深远的历史情感:它再次证实了日本国号与中国的渊源,还表达了当时的唐朝天子对一名日本遣唐使者的个人情谊。 更多的学者借着这方墓志的缘由,重新审视了千年来的中日交往史。 这是块不同...
遣遣唐使墓志出土间接证实日本国号乃大唐所赐(二)
墓志
2007/12/20
是因为他父亲在日本为朝中高官。而井真成和下道真备的出身相对较为低微,最多只能进入四门学。 1200多年前,这些高等学府就像一个个国际学校,东、西方的留学生都混杂在一起学习。阿倍仲麻吕苦学五、六年后,竟在与中国学生一起参加的考试中得中进士。唐玄宗赐名晁衡,并让他担任皇帝侍从官的左补阙。 阿倍仲麻吕终身在中国为官,他和李白、王维来往密切,彼此经常写诗唱和,73岁在长安逝世。 下道真备则在中国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