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铜”相关记录1160条 . 查询时间(0.343 秒)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提出铜催化还原接力氢胺化羰基化策略合成γ-手性酰胺(图)
药物 生物 铜催化
2024/8/20
2024年8月20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催化羰基化研究组(DNL0604组)吴小锋研究员团队在烯烃不对称羰基化反应领域取得新进展,提出了一种新型铜催化还原接力氢胺化羰基化策略,用于高效合成具有远端手性中心的γ-手性酰胺。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铜锌锡硫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新进展(图)
薄膜 太阳能电池 结晶
2024/7/22
铜锌锡硫硒Cu2ZnSn(S, Se)4(CZTSSe)薄膜太阳能电池凭借其光吸收材料组成元素储备丰富、无毒、热力学稳定,以及与当前薄膜光伏产业高度兼容的技术优势,已经成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热点。在低成本溶液法基础上探索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路径是当前该方向的研究重点。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超小粒径纳米气泡增强金属铜表面持久抗氧化取得新进展(图)
纳米 金属 催化性能
2024/6/19
铜作为一种金属材料,因其出色的热导率和电导率、独特的催化性能以及较为经济的成本,在众多工业领域和科学研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对氧化的敏感性,尤其是在潮湿环境中,严重制约了其在长期应用中的潜力。在暴露于水时,铜会快速氧化并在表面形成铜氧化物,对其结构和导电性能等产生严重影响。2024年6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纳米气泡研究团队联合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温州研究院...
2024年4月2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计算物理与量子材料研究部在铜基过渡金属合金的形成能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利用第一性原理和团簇展开方法系统地研究了20种铜基过渡金属合金的形成能以及Cu-Au合金的基态结构,阐释了基于广义梯度近似的密度泛函理论错误预测形成能和结构稳定性的物理机制,为研究其他过渡金属合金、相图和高通量计算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结果发表在npj Computationa...
地幔作为地球最大的地质构造单元,其物质组成记录了大量的地球演化信息,同时其动力学过程也显著影响地球浅部圈层。俗话说,上天容易,入地难。现阶段直接测量地幔的物质组成信息和动力学过程存在巨大挑战。而在洋底绵延数万公里的洋中脊玄武岩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幔源岩浆,成为了地质学家们的首选目标,为了解地球深部物质组成和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基础。然而喷发的岩浆作为汇聚熔体,许多继承自地幔源区和岩浆过程的...
国外研究发现铜酸盐“量子临界点”
铜酸盐 量子临界点 意大利
2024/1/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外研究发现铜酸盐“量子临界点”
量子 X射线 加速器
2024/9/6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罗马大学和瑞典哥德堡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铜酸盐在高于临界温度时,其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与普通金属不同,表现出“奇怪”的特性。同时,存在与铜酸盐相关的“量子临界点”,即载流子密度最小时的精确值,此时材料仅由于量子效应而性质突然变化。如冰在零摄氏度下由于温度影响而融化成液体一样,铜酸盐由于电荷的量子涨落电阻值开始发生变化。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学岛团队在高强耐热铜合金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铜合金 电磁 纳米
2024/5/17
2023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内耗与固体缺陷研究部在高强高热导耐热铜合金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 Acta Materialia 上。高性能铜合金在先进核能、高速轨道交通、电子芯片、强电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铜合金用作核聚变堆高热负荷部件的热沉材料时,需要同时具备高强度、高热导率、高温稳定及抗辐照等综合性能。然而,铜合金的强度、导热性能和高温稳定性三者之间往往相互制...
中国科大实现铜碘杂化团簇基暖白光LED性能新突破(图)
光谱 发射 器件
2024/6/15
2023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宏斌课题组基于新型铜碘杂化团簇构筑了低成本、高效率、高亮度暖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器件。得益于所设计的铜碘杂化团簇具备的高构型熵、高发光效率和宽光谱发射等特性,实现了高效暖白光LED器件无掺杂、低成本、大面积的溶液法涂布制备,是非铅金属卤化物LED领域的新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 efficiency warm-white light-emittin...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IRONMAN“钢铁侠”与CITF1互作维持植物铜稳态(图)
微量元素 植物细胞 铜吸收系统
2024/1/10
铜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植物细胞内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许多其他生理生化反应过程。缺铜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会导致作物的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尽管铜是植物所必需的元素,但过量的铜摄入能导致活性氧迸发引起细胞毒害。因此,植物需要维持细胞内的铜稳态。
铜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植物细胞内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许多其他生理生化反应过程。缺铜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会导致作物的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尽管铜是植物所必需的元素,但过量的铜摄入能导致活性氧迸发引起细胞毒害。因此,植物需要维持细胞内的铜稳态。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172156、22321002、22125205和92045302)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肖建平研究员团队和汪国雄研究员团队合作利用反向人工氮循环路线,在电催化合成氨领域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铜锡合金催化剂用于一氧化氮电化学合成氨(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ammonia from nitric oxide using a copper-tin alloy catalyst)”为题,于2023年11月6日发表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杂志上。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60-023-01386-6。中国学者在电催化一氧化氮合成氨研究领域取得进展(图)
电催化 合成 循环
2024/8/30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172156、22321002、22125205和92045302)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肖建平研究员团队和汪国雄研究员团队合作利用反向人工氮循环路线,在电催化合成氨领域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铜锡合金催化剂用于一氧化氮电化学合成氨(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ammonia from nitric oxide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