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放射医学 >>>
搜索结果: 1-5 共查到放射医学 血液相关记录5条 . 查询时间(0.141 秒)
评价腔内球囊扩张术在移除带涤纶套隧道式导管(TCC)嵌顿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接受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的4例TCC嵌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术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有无血气胸、皮下血肿、心律失常等操作相关并发症。
目前,自体动静脉内瘘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安全、使用时间最长的透析通路。由于对内瘘血管特别是流出静脉长期的穿刺和局部损伤等,常导致内瘘血管狭窄、流量不佳而使内瘘丧失功能。因此,早期发现和干预内瘘血管狭窄对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十分重要。笔者从201 1年8月开始试用静脉留置针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动脉端穿刺后行CTA,评价内瘘功能,效果满意。
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在诊断兔肝纤维化中的价值及相互关系。 方法 对以CCl4 诱导产生的肝纤维化模型兔和对照组兔行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和MR-DWI检查。血清学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C-IV)和层黏连蛋白(LN),MR-DWI参数选择b=600 s/mm2时的DWI图像信号强度(SI)、表观弥散系数(ADC)和指数表...
1.为了观察全身外照射对动物机体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影响,选择体重150—200克正常雄性大白鼠进行实验。照射组动物末梢血液过氧化氢酶在照射(400伦)后3小时活力增强,至照射后4—8日活力降低到正常范围以下,以后逐渐恢复,同时对照组的酶活力变化不明显。 2.讨论了血液过氧化氢酶在照射后30日内变化的原因。认为初期的激活属于对电离辐射的一种防护机制,后期的抑制为机体对射线的次生反应。 3.对机体内活...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的狭窄部位及程度进行影像学评价。 方法 对30例临床出现内瘘功能不全症状的MHD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观察内瘘血管的狭窄部位、程度、血栓形成及侧支循环情况,并对两种主要的后处理方法进行对比。 结果 30例患者均经CTA确定了狭窄的责任血管。流入动脉狭窄3例,其中轻度1例,中度2例;流出静脉狭窄13例,轻度、中度及重度分别为6例、4例及3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