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应用气象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应用气象学相关记录428条 . 查询时间(3.904 秒)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农业气象室研究员张玉书课题组在辽宁玉米粳稻抗逆减灾稳产气象保障预警与评估技术及应用方面发布最新进展。
近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为期3个月的试运行结束。试运行期间,国家级和31个省级所有业务用户全部由“天擎”提供数据源支撑,运行情况稳定,业务应用融入进展顺利,在全国范围已具备业务运行能力,初步具备“数算一体”的平台支撑能力。
2021年5月7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省气象科研所申报的四项科技成果进行评审。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气象,被誉为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在我国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比为71%。与自然共处、共生和斗争,是人类生活必须长期面对的主题。有数据显示,得益于科技不断进步、对大气科学等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我国气象灾害预警水平有明显提升,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有明显下降,直接经济损失降至1.1%。
汛期开启,海南的气象工作者又将面临长达6个月的预报服务考验。根据海南省气候中心预测,今年海南热带气旋和暴雨洪涝灾害偏重,不过,又一批气象预报服务新科技利器已整装待发,即将在今年汛期“剑指苍穹”。
“作为天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自1988年风云一号A星首次成功发射以来,风云系列气象卫星通过开放的数据政策和稳定的数据质量,为地球科学的可持续性研究作出了贡献。”在近日发表于《大气科学进展》的一项研究中,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张鹏表示。
近日,2021—2022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来源期刊名录正式发布,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主办的《冰川冻土》《沉积学报》《地球科学进展》《高原气象》《黄金科学技术》《兽类学报》《天然气地球科学》《盐湖研究》《遥感技术与应用》《中国沙漠》及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2021年4月16日,记者从厦门市气象局获悉,由海峡气象开放重点实验室搭建的对流云监测与评估卫星算法,增加使用多个卫星通道数据来获取更丰富的云顶信息,将提前捕捉到海上台风强对流云动态,为研判分析台风强度和防御工作进一步提供支撑。
2021年3月31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科研人员与来自华为数字政府业务部以及华为云与计算的AI专家就风云气象卫星降水产品的研发技术展开讨论。
2021年3月30日至4月6日,河北省梨气象中心在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的指导下赴邢台临城实验基地开展梨花期霜冻实验。
河南是种业大省,近10年通过国家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占全国三分之一,玉米种子培育能力也连续多年领跑全国。3月29日,河南省气象局出台《河南省种子培育气象服务试点工作方案》,通过试点建设破解种子培育过程中农业气象灾害带来的“卡脖子”问题,降低种子培育过程中的灾害损失,提高种子质量和效益。
2021年3月30日,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在沈阳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组织召开行业专项“森林草原病虫害气象预报与灾损评估技术”技术评审会及科技成果认定会。
研制世界领先的多波束X波段和C波段双极化相控阵雷达,开展多类型设备组网协同观测试验,攻克龙卷风监测时空分辨率不足的难题,实现龙卷风智能识别和快速预警,是广东省气象局气象探测创新团队当下和未来几年必须要啃下的“硬骨头”。
2021年2月5日,甘肃省科技厅发布了《2020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项目名单》。甘肃省气象局申报的科研项目 “干旱对黄河上游关键水源补给区生态环境影响机制及监测预警技术”“气候变化背景下甘肃省典型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技术研究及应用”“面向动态位置服务的智慧气象预报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分别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2021年3月30日,厦门市气象服务中心与厦门厦旅中星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签订“天语舟气象科技园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共建协议”,双方约定在3到5年内将厦门天语舟气象科技园创办成为市级、省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