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传染病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传染病学 医学相关记录46条 . 查询时间(0.687 秒)
梁晓峰 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传染病防控和疫苗预防接种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疫苗免疫及疫苗相关疾病控制(消除脊灰、消除麻疹、乙肝疫苗GAVI项目实施)、甲流控制、援非埃博拉控制、控烟、慢性病监测控制和疾病负担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工作成绩和研究成果。
吴爱平 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1)传染病相关的进化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开发;2)新发突发病毒的来源推断、变异追踪及趋势预测;3)病原变异对于宿主免疫的逃逸能力评估。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检验学院院长。主要从事传染病与慢性病流行病学、艾滋病健康教育、结核耐药机制等领域研究,与马鞍山人民医院合作建立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队列。主持国家级、省级等各类科研和教研项目30项,省级继续医学项目2项;主编、副主编和参编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余篇。获教学成果奖2项,科技成果奖2项,指导本科生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互...
杨仕贵,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传染病防治和大数据分析挖掘研究工作。以第一、共一或共同通讯在LANCET,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Gastroenterology,J Infect Dis,Clin Infect Dis等杂志发表论文18篇,影响因子累计达142.3,论文单篇他引次数高达...
项春生,主要学习工作经历:浙江大学本科生、北京大学研究生、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博士生。曾任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院(USAMRIID)研究员,美国Stratagene公司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芯片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深研究员、生物芯片中心主任。现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兼任美国J. Craig V...
吴南屏,所属学科:内科学(传染病学),职称:研究员,研究方向:艾滋病发病机制与免疫重建的研究。学术团体和社会兼职:卫生部艾滋病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艾滋病学组委员、中国艾滋病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艾滋病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医学会传染病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分会委员、浙江省免疫学会感染免疫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九三学社省委委员 省政协委员。
盛吉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传染病科主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病专科医师分会常委兼总干事,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工作秘书,小儿肝病学组副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委员,浙江省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副主任。 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0余年,在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方面积...
李淑萍,副研究员,专业:内科学(传染病)。所属院系:浙医一院。研究方向: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
李君,男, 1971年出生,内科学(传染病学)博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解剖学会干细胞转化医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肝病委员会青年委员;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科研基金...
刁宏燕,教授,专业:内科学(传染病),研究方向:疾病的免疫发病机制研究,刁宏燕教授在长期从事疾病的免疫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发现NKT细胞分泌骨桥素,而且在肝炎的发病过程中NKT细胞是通过骨桥素进行免疫调节作用以及骨桥素信号传导途径,揭示了肝炎发病过程中嗜中性白细胞、NKT细胞引起肝细胞凋亡的的分子机制经过长期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工作,以单克隆抗体作为免疫细胞活化阻断剂进行肝炎的治疗性研究并申请了专利。...
陈智,教授,内科学,传染病,研究方向: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及防治。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兼任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常委、浙江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病毒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等。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与防治,特别是在HBV感染者的T细胞应答及其调控...
陈亚岗,教授,内科学(传染病)。所属院系:浙医一院。
陈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传染病学,1.IFN-γ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转归的关系研究(2002A035),浙江省卫生厅,2002年7月-2004年12月,2万元。负责。 2.医源性病毒感染监测及预防(021103128),浙江省科技厅,2002年1月-2004年12月,25万元,参加。研究方向:慢性肝病发病机制研究。
史宣玲,清华大学医学院,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与方向:艾滋病等人类重大病毒性传染病的致病机理,重点研究疾病进展过程中病毒与免疫相互作用关系, 以及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发。
张林琦,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兼职教授, 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全球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与方向:艾滋病等人类重大病毒性传染病的致病机理,重点研究疾病进展过程中病毒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研发抗病毒药物、抗体和疫苗。通过解析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的结构和功能,综合分析人体保护性抗体反应的组成特点,并利用结构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手段,理性设计优化单克隆抗体和疫苗,力争率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